【教育】专题社会教育篇心理想法

别让钱绑架了你的灵魂

2016-10-04  本文已影响1477人  小鸡爱小米
别让钱绑架了你的灵魂

1.

过节回妈妈家。

她说前两天刚去看望了一个亲戚,岁数不大。

得了宫颈癌。

我妈一边跟我念叨,一边绘声绘色的讲,说这个亲戚当时跟她讲:

我现在真是后悔死了。早知道这样,就不为了这3000+多块钱拼命了。

末了,我妈还补充了一句:

钱挣多少算是够啊?够花算了。


2.

她说了这句话,我没再多吭声。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钱挣多少算是够啊?够花算了。

这句话都是不太缺钱的人说的。

这两天,我爱人因为国庆节网上打折优惠,买了许多东西。

心想着,这大过节的,快递也得放假吧?

但发现并不如自己所想。

快递小哥送快递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10月1日的大中午我接了一个快递。

我很好奇:您这也不回家啊,大过节的?

小哥憨憨的笑着说:回家得买车票,往返不少钱,回去一趟,俩月的饭钱的就没了。

他接着说:儿子想报个画画班,嚷嚷了很久了。这放假不回家,多挣点钱,孩子还能早上个辅导班。

最后他说:都说我们快递挣得不少,但这钱不好挣啊。


3.

很多人经常抱怨工资少,就爱发牢骚:

挣得还不如民工多。

但,真让你去当民工你去么?

抛家舍业,挣得钱都是糊口的。

每天就是吃饱就行,根本也谈不上什么营养,哪天出个意外,连医保都没有。

很有可能就由一个家的支柱变成了一个家庭的不幸。

所以,很多人卯足了劲儿挣钱,是他们真的很缺钱,没钱就生活不了。

就像我妈说的那个亲戚,爱人没啥本事,还有俩孩子要养。

一个有点心气的妈妈,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她能不拼尽全力么,再加上偶尔的不顺心,和怨气。

所以,永远不要跟别人说:挣多少钱算够啊?够花就够了。

我们说这话的时候,都过于主观。

因为压根就没有站在他人的身上思考问题。

每一份靠辛苦得来的工作,他不说,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这钱到底有多沉重。


4.

很多时候,我们也喜欢通过钱来判定一个人。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人的故事:

去年过年他发了20块的红包几个朋友都说我慷慨了,前不久的时候家里的老房子拆了几套房子,1000多万把,给群里发了个200的,然后被人吐槽,你的大包怎么还不来啊。随后被要求玩儿红包游戏,每个不低于50。

有个群里1年多不联系的朋友后来单独微信发了条祝福的短消息。

然后问:红包呢?

他发了个两元包,然后直接那人就把他拉黑了。

反倒是几个条件不错的朋友,基本是他发多少,别人也能回赠个相同的数。

他的观点是:

第一:有钱就该花,就该大方。这是暴发户心态。钱总有挥霍完的时候。

第二: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别人没有权利要求你很多,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最好。

我很同意他的观点。

越有钱的人越抠门,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5.

巴菲特的老师杰明•格雷厄姆曾说过:

我们对钱的态度是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天生的性格,生存的条件以及某些关键性经历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

目前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打拼白手起家的。在创业中,他们非常清楚财富积累的艰辛。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手中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他们几乎能做到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不浪费。

我们现在经常津津乐道的:王永庆一条健身毛巾用了27年,李嘉诚一身西装穿了10年,甚至连两片西红柿都不会浪费。

都是节约的代表。甚至说是有点抠。

有一部小说叫《舔碗》:

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黄掌柜在每次吃完饭后,都会把碗舔得比刷的还干净。

他还曾语重心长地对家里的长工说:“当然,也不光是我一个人舔碗,我爸我妈我爷我婆我老爷和老太人老五辈就舔碗,才舔出了我们今天的这份家业。”

所以,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抠门,是因为他们的经历造成的。

他们对待钱财的珍视和在意,才会让他们的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

当然,有钱人更注重利益交换,如果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想而知,他们也不会在你身上投入太多,因为看不到回报。

不要去苛求别人能无偿给予你很多。

他给予你是他的情谊。

不给予你,因为对方没有这个义务。

因此一肚子怨气,就不对了。


6.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围坐在桌前,丰盛无比的食物,热络得很的场面。

他们搂着对方的肩,称兄道弟,侃侃而谈这自己富足的物质条件。

恰恰这种人,大多数情况下,并没他们所言的那么富有。

更多的应该划在穷大方的范畴。

“穷大方”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到的词。

有钱的人之所以吝啬,大部分跟自己的经历有关。

没钱的人爱穷大方,照样也跟自己的经历脱不了干系。

他们总是怕别人瞧不起,所以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习惯用钱来解决问题。

但这通常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用钱挡了脸面,再加上不懂得理财和在开源上做文章,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穷。

举些很简单的例子:

很多大城市的上班族白领,每天坐地铁,住着几个人合租的房子,当却一心想拥有一个LV或是Prada。节衣缩食,把吃饭或者是日常消费的钱都进行大量精简。

这个时候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解释不清。这已经是个很典型的社会现象。

再比如:那些在星巴克一杯咖啡能喝一下午的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摆拍照片上。

而那些富人呢?他们正在争分夺秒的谋算着自己怎么能多挣一点点钱。

我们俗语经常用7个字来概括这一类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从心理学上说:穷大方心理反映的是“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把无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比如说:有的人心中极其憎恨一个人,但表面上很热情,有时心里非常喜欢一个人,但表面上却异常冷淡。当然,这也包括,有的人其实不富裕,但总想假装很富裕。

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向形成或反向作用,反向行为、矫枉过正,是心理防御机制之一。

简单来说,反向形成有很多伪装的成分,这样的人活着会非常的累和压抑。

所以,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处境很重要。不要让钱左右了自己的生活。


7.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吝啬,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大方。

有一句话非常经典:钱对于每个人来说,永远是不够的。

当然,君子爱财更要取之有道。

我们应该客观和理性的来看待钱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

我很欣赏的一句话就是: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所以,钱真的不能看得太重。

把挣钱的时间挤出一部分来。

趁自己还活得好好的,多去陪陪自己的父母,多尽尽孝。因为父母离开了就是真的离开了。

多锻炼身体,因为等自己死的时候在医院撒多少钱也只是便宜了外人。不如花钱买买健康。

多经营自己的友情,因为很多时候钱不一定能帮上你的忙,还得靠两三知己。

对待钱,多一份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不容易。

在不知道意外还是明天哪个先来之前,尽量让自己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让钱为我们所用。

让钱为我们本不容易的生活多制造些许快乐。

别让钱绑架了你的灵魂

我是小米,就做自己。

如需转发,请简信索要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