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是寻找属于自己的活法 —— 读《某种活法》有感
“我喜欢这种生存方式,我怀念它。信件的交换就像是分裂生殖:我寄给您一点点生命粒子,您一阅读,它就翻倍了,而您一回信,它就增加了三倍,像滚雪球一样。由于您,我虚无的生命当中有了一点肉汤培养基(适宜的环境),我浸泡在与人分享的文字汁中。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幻想着自己有了意义。”书皮上引用的,如此形容信件的文字颇为有趣,吸引着我一探究竟。
小说通过一位著名女作家诺冬和一位身处伊拉克战区的美军大兵麦尔文的通信展开。突然一天麦尔文不辞而别,诺冬在寻找的过程中揭开了大兵的面纱,一个自称过度肥胖的军人其实是一个成天在网上冲浪的肥胖症患者。在双方都期待着相见的时候,故事戛然而止……
"人如同国家。神奇的是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大陆不断漂移,让一个个崭新的岛屿相遇了。但如果地址板块让陌生的领土碰到了你的国界,敌意马上就出现了。只有两种解决办法:战争或者外交。"
有关两个人的交集,源于作家与粉丝的书信沟通。凭着过度肥胖和幻想属性的美国大兵形象,麦尔文成功吸引了每天收到无数信件的诺冬。作为一种和气说明的方式,书信本身就给陌生的两人提供了伪装的面具。两人为何互相吸引?作家言:“书信的本质:这是一种献给对方的文字。小说、诗歌等等是一些能够进入的文字,而信件,没有对方就不存在,其意义和人物就是给收信人带来节日的快乐。”在我看来,简洁的文字和离奇的故事是她想打破乏味生活的因素。而麦尔冬的伪装则明显地证实了他的自白:”这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整天在网上冲浪的人。我觉得,这太真实了,我的生活中,真实的东西太少了。所以我才迫切地渴望您能给我一点您的这种真实。矛盾的是,要进入您的真实,我想我自己首先得歪曲我的真实。"
读来可笑,但令人深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一边想要脱离自认为非真实的真实,一边又堕入自认为真实的非真实。我理解这为两人命名所有信件为“某种活法”的含义。置小说情节与现代生活,也颇具思考意义:谎言、假象、虚实交错的讯息在身边不断上演,如何在高科技的大数据时代中,在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中平衡自己的认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自认为很难分辨其中黑白,更别说界线,看到的多是灰色地带。或许唯有半信半疑,不全当真才可轻松些。
归于个体,让我想到精神分析前辈梅兰尼·克莱茵提出的两个心理位置,Ps位置,即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和D位置,即Depressive Position。前者理解为Potoshop,美化痛苦真相成为自己可接受的样子;后者理解为黑暗位置,一个你必须面对你的脆弱、孤独、懦弱与恐惧的位置。当人们用某种技术、方式走向P位置时,就是在逃避D位置,即真实的自己。呼应了尾声的片段:“自从开始写作,你在寻找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如此急切地觊觎什么?对你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说,你每天都像着了魔一样写作,那时因为你需要一个逃生门。”
认同其中观点:“某人进入了你的生活,应该让他像进来时一样轻轻松松地出来。……不通信并不意味着友谊终止。接受新朋友,同时也没有忘记不在联系的老朋友,谁也不能代替谁。”虚拟与现实,真实与非真实,偏信与沉迷一方都不妥,随心而信也好,独善其身也罢,找到合适自己的某种活法,适合自己的某种交往方式,算是本书传达给我的一种思考。
生活本是寻找属于自己的活法 —— 读《某种活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