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因莞莞类卿与君决裂(二)-我看《甄嬛传》
甄嬛因莞莞类卿与君决裂(二)-我看《甄嬛传》
摘要:皇帝问甄嬛是否知道自己的大不敬之罪,今天看看甄嬛是如何回答皇帝的?
1、皇帝说:“你百般求见也不问朕好不好,就是为了跟朕谈这个吗?”在皇帝看来,你甄嬛本来犯错在先,费尽心机要来见我在后,见了面竟然毫不在乎我对你的关心和体贴,甚至连一句关心我的话都没有,一点情意也不讲,就知道跟我摆冷冰冰的道理,我岂不介意?可对甄嬛而言,她只跟皇帝讲道理,表明她对皇帝已经没有感情可讲了:当日皇帝一怒而禁足甄嬛,连一个听她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她,丝毫不顾及往日的恩爱情分。甄嬛对绝情至此的皇帝早已心灰意冷,此刻一心想着救父亲,压根就没想到要关心一下皇帝。皇帝心里不爽,遂反守为攻,既可以表达自己的介意,又可以回避甄嬛想说的话题,可谓一举两得。甄嬛一听,猛然觉察到自己刚才没有关心皇帝的原因,心寒的感觉让她不想去顾及皇帝的心情,更不愿表示任何形式的关心,所以她面无表情,没有反应。皇帝继续说:“当日对纯元皇后的大不敬之罪,你可知道吗?”甄嬛对纯元皇后的大不敬之罪,一直是皇帝心里过不去的坎。在他的心目中,纯元皇后是完美的、无可替代的,因为得不到和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逝去的纯元变成了无敌的纯元,没办法,活人是比不过死人的!甄嬛再好都不如纯元,即便甄嬛做到了99分,只要有一分的小小过失,就会遭到皇帝的全盘否定。哪个女人遇到这样的丈夫,恐怕都得被打败。
2、甄嬛听了脸色不变,可眼神的变化却暴露了她心绪的波动,回答道:“臣妾若说是无心,皇上信吗?”甄嬛知道皇帝的第一个问题所言属实,但她不愿意承认,索性避而不谈。而皇帝的第二个问题,却勾起了甄嬛的冤屈、伤痛、心寒和无奈。甄嬛的大不敬之罪纯属无心被害之失,真是比窦娥还冤!可事发后到今天,皇帝从没有表现出对甄嬛的信任(但凡皇帝相信甄嬛,就知道甄嬛绝不会犯大不敬之罪)。甄嬛本是心高之人,以往对皇帝的深情厚意竟然换不来皇帝的半分信任,可想而知她有多伤心,多寒心!此刻皇帝要怀胎八月的甄嬛认罪,看来在皇帝心里,甄嬛能认罪竟比怀孕更重要!心寒至极的甄嬛不愿说违心之语来取信于皇帝,而是该咋说还得咋说,然后通过反问皇帝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绪。皇帝立马接话:“无心也罢,有意也罢,错便是错。”皇帝想也不想就强调结果,根本不管动机,他觉得甄嬛错了还不好好认罪,居然还隐射自己不相信她,心里自然不爽,语气强硬、不用质疑地给甄嬛定了罪。甄嬛愣了愣,突然双膝下跪:“臣妾冒犯纯元皇后罪孽深重,宁愿一生禁足,羞见天颜。但请皇上能再审一审臣妾父亲一案,不要使一人含冤。”甄嬛见皇帝执意怪罪自己,如此绝情,心痛归心痛,却很理智:她知道多说无益,为了救父亲,她只有委曲求全地下跪认罪,然后请求皇帝重审父亲一案。
3、皇帝见甄嬛下跪认罪,脸色稍霁,听到后面却皱眉道:“你方才也说了,不可尽信一面之词,额敏的话朕也不会全信。但是钱名世一事,你父亲的一言一行,朕都瞧在眼里,种种事端实不算是冤了你母家。”皇帝见甄嬛认罪,心情刚有好转,不想甄嬛又提父亲一事,让他感觉到甄嬛不是真心认罪。皇帝明显不悦,拿甄嬛刚才的道理堵她的嘴,有点赌气和以牙还牙的味道。其实,皇帝并非全信鄂敏之言,他还没昏庸到被鄂敏随意糊弄的地步,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毕竟拒绝写诗、朝堂谏言这些犯忌的事情都是甄远道做出来的,可不是鄂敏栽赃的。甄嬛听了,心知皇帝所言不虚,坏就坏在正直的父亲犯了皇帝的忌讳。甄嬛不由紧闭双眼,下意识地向将几乎夺眶而出的眼泪给关住,眼睛眨巴几下将眼泪给憋回去,说道:“外间之事诡谲莫辩,臣妾也不十分清楚,但臣妾父亲对皇上的忠心,皇上也无半分顾念了吗?”聪明的甄嬛回避与皇帝谈论父亲的确凿言行,转而提醒皇帝想想父亲的忠心。
事实上甄远道的确忠君爱国,皇帝会念及他的忠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