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只要用心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每个宝宝都很不容易

2016-09-09  本文已影响244人  Wu雪梨

     为什么宝宝爱吃手?为什么有段时期宝宝好像特别自私,什么不肯跟别人分享,即使自己不要的也不肯?为什么宝宝喜欢到处走,稍不留神就没影了?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想必很多妈妈都会有类似的困惑。近期看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很多疑惑得到了初步的解答。

一、每个宝宝都很不容易

     以前觉得小宝宝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无忧无虑,吃喝拉撒睡都有人照顾,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但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其实小宝宝也是很不容易的。在娘胎里的时候,黑漆漆一片,是靠脐带和胎盘呼吸的,在羊水里像条小鱼一样。出娘胎的时候,不仅是妈妈在努力,小宝宝也很用力地钻出来,生宝宝的过程,宝宝也是很不容易的。

     出了娘胎,完全是个全新的世界,要学着改用鼻子呼吸,学会用眼睛去看,学抓东西,学走路,学吃饭,每一件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需要一点一点去学习,每一点都是通过反复练习才学会的,真的不容易。而且刚开始,宝宝什么都不会,无论是饿了还是尿了便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了,都只能用哭声表达,而不用心的爸爸妈妈可能还理解不了宝宝到底需要什么,那种生活完全依赖别人的感觉,其实挺无助的,尤其是当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宝宝就更烦躁了。新手爸爸妈妈不容易,其实宝宝也挺不容易的,更需要爸爸妈妈多去了解宝宝,关爱宝宝,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习和适应。当你了解宝宝各种行为是为什么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帮助宝宝,给TA提供好的环境,而不是因为无知而阻碍了TA对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欲。

二、多了解宝宝,才能帮助TA,而不是阻碍TA

     宝宝成长学习的道路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好在宝宝天生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会不断重复学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因此,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大人不理解的行为,比如喜欢吃手,喜欢把东西抓了扔,扔了捡起再扔,还没走稳却喜欢到处走……如果不了解宝宝为什么这么做,很可能会忍不住去制止宝宝的这些行为,阻碍了宝宝的学习,严重的还可能会延迟宝宝的生长发育,因为宝宝本来应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浪费在对抗爸爸妈妈上了。因此,爸爸妈妈有必要多去了解宝宝在每个阶段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扮演好协助者的角色。

三、宝宝的几个典型敏感期

 A  宝宝爱吃手-口的敏感期


     宝宝好像生来就喜欢吃手,但是大人一般都会因为不卫生而去制止宝宝。先别忙制止,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宝宝爱吃手呢?因为宝宝刚出生,第一个能自由运用的身体部位就是口,通过吃手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手。当宝宝第一次成功地把手放进嘴里的时候,想必有种开天辟地的惊喜吧。口是宝宝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无论什么东西,能吃的不能吃的,宝宝都会放进嘴里去认知探索一番,试试它的软硬、味道、质地等等,就像大人看到新鲜事物,都会想要去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研究一番一样,只不过宝宝的其他功能还没有发展完善,TA只能先用口去认知而已。制止宝宝吃手,也同时阻碍了宝宝自己探索认识世界的美妙过程。

     另外,宝宝吃手真的不卫生吗?其实不会,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很小,手根本都接触不到地面或者其他脏东西,手是很干净的,吃手并不脏。大人的手要干很多事情,所以手容易脏,所以觉得宝宝吃手也很脏。

口的敏感期 来自《捕捉儿童敏感期》

B 宝宝变得很固执-秩序的敏感期


     宝宝长大一些后,可能会有段时间特别固执,所有的事情必须按照TA心中的秩序来,一点都不能错。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否则要重新开始;剥糖时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宝宝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新拿一颗……爸爸妈妈可能很难理解,怎么这么固执,一点都不懂得变通呢。因为宝宝还没有学会变通,就像我们接触新东西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必须按照顺序一步步来,熟悉了以后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抓住不变的核心。宝宝也是一样,TA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TA觉得世界是按照不变的秩序运行的,外在形式是不能变化的。后来,宝宝学会抽出不变的逻辑核心,事物的形式就可以变化,甚至千变万化了。

     当宝宝固执地要按自己内心的秩序来的时候,尽量配合宝宝,否则宝宝会因为外在环境不符合内心的秩序而缺乏安全感,造成混乱和不适,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成长上,也更难走出固执,更难抽象出不变的逻辑核心,学会变通。也就是说,家长越不配合,就越耗费宝宝的成长精力,宝宝成长过程会越缓慢。只有外在秩序符合宝宝的内心秩序,宝宝才会有安全感,才能安心地学习成长。

秩序的敏感期

 C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从交换开始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过上集体生活,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始进入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孩子可能每天会带很多的零食、玩具到幼儿园去,和朋友一起分享、交换,很可能用昂贵的车换回一个大大卷,或者用玩具枪换了一支破毛笔。大人会着急,担心孩子以后会吃亏。

     不要着急,孩子的交换是一点点慢慢学的,交换的次数多了,慢慢会懂得怎样交换才是长久的,比如交换要公平要诚实,上当了下次就会学乖了。另外,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去看待孩子的交换,物品的金钱价值孩子还没学过不懂,但是这不妨碍TA体会交换的惊喜,一支破毛笔在你眼里也许是不值钱的,但是它有很多用途,可以写字,还可以刷沙子,很好玩,在孩子眼里就是宝贝。物品的金钱价值也不着急教孩子,以后TA会学到会懂的,太早学会也许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也不要担心孩子通过零食和玩具去交朋友交不到真心长久的朋友。因为这一点,孩子自己慢慢会发现的。当孩子发现零食吃完了、玩具送出去了,然后又没有人陪自己玩了,好像零食和玩具都交不到长久的朋友呢。那怎样可以交到长久的朋友呢,好像大家都有共通点才能够玩得更久,比如大家都喜欢蜘蛛侠,比如TA能够理解我,当孩子发现这一点后,TA就会懂得怎样去靠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不是玩具、零食交朋友了。

     即使你告诉孩子要怎样交朋友,不是TA自己体验得来的,TA并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只有放手让TA自己去体验,开心也好,后悔也罢,自己真真切切体验过了,才会懂得。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四、关于《捕捉儿童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还列出了宝宝0-6岁要经历的其他敏感期,比如手的敏感期、走路的敏感期、空间的敏感期、模仿的敏感期、绘画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等等,并且每个敏感期都有很多宝宝的成长故事以及孙瑞雪老师的点评,还配了大量图片,使得那个敏感期的宝宝表现跃然纸上,很好理解。这是一本理解宝宝行为非常好的入门书籍。还有一个好处是,很多图片,我家婆有时都会拿起翻一翻,很好的教育老人家的入门书。

     不过,对于宝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走路的敏感期这些比较具体的敏感期有解释原因,但是比如审美的敏感期、绘画的敏感期等比较抽象的敏感期,原因的解释我觉得还不够透彻,更多是规律的呈现。所以,想要更多地了解宝宝,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因为宝宝的出生和成长,和宝宝一起学习,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捕捉儿童敏感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