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品尝

《我们为什么会分手》读后感

2015-09-03  本文已影响175人  青栀

像一口气看15集泡面番一样,我看完了整本书的爱情故事。令我暗自窃喜的是,里面的哪一个,都不是现在的我。我收到的非常温暖的赞赏就是他说他觉得我和朗嘎拉姆很像的原因是,我和她都有一种灵气。当时我正躺在他大腿上,他说要给我说一个小秘密。我很自信,这就是在说明我在做我自己,并且吸引到了他。

聊回这本书,还是那个让我反感的问题,通常人们谈及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喜欢将男女区别评论。例如对待爱情时,男生会怎么怎么想,女生会怎么怎么想。是是是,男生和女生的性格不一样,男生对感情更倾向于深藏于内心,女生就是矫情对吧。但其实,在人类的情感里,我们对感情的一些基本需求都是一样的啊。信任、尊重、自由、关爱等等。只是需求的程度深浅而已。只要刚好达到两人都感到舒服的那个度,那么这就是一段健康的感情。平常都把自己当女汉子、独立自强的姑娘们,在恋爱的时候,不要因为这是恋爱了就过分强调自己的性别,过分索取宠爱,只要继续把自己当女汉子独立自强就好。那样彼此都舒服。虽说“我独立自强了还要男朋友有卵用”,但成为恋人更美好的关系就是他不仅仅是我的男朋友,他还是我的好朋友。其实某些层面上,恋情和友情无异,恋爱就是获得了一个比普通友情更亲密更默契的好好好朋友啊。在一段感情里,拥有一个相处自在舒适的恋人,和自己仍保持着独立自强是没有冲突的。毕竟恋情的开始本来就是因为当时两人适度的相处距离、没有过度的依附才产生的美。

书里有几个爱情故事,其实恋情开始的过程挺普遍的。就是直接从“陌生人到恋人”。两人情投意合还好,但多数“陌生产生美”的恋情都让我觉得建立得不是很靠谱。它不是经过“朋友到恋人”的过程发展而来的,不是因为相处久了了解对方、彼此合适、情投意合了才在一起的。而是,建立了恋爱关系以后才慢慢开始了解对方的。如果是建立了恋爱关系才慢慢了解对方的话,其实哪儿来的那么多深爱。最多只是很喜欢。要到达“爱”的话,还是需要日久生情的,这是自然规律。这既包含日久生情,也包含了“日”久生情。所以何必强求“是你追的我就必须立刻马上深爱着我”呢。谁都做不到,不如彼此好好过,从喜欢燃烧到爱。

整本书看完以后,我所期待的作者多高明的后记总结,其实没有。只是给我们展示了几段感情,就像每集一段小爱情故事的电视剧罢了。让各位了解一下别人的真实爱情故事是如何从开始到结束的。其实书里有些爱情还是挺健康的,女方没有作死,男方也没有直男癌。挺多健康的爱情故事都是能走到人生最后的,所以书里一些健康的恋情最终没有走到人生的尽头还是挺可惜的。

多健康的恋情,恋人们都会对一段进展热烈的感情有所期待,有所需求,如果另一方对此并没有出现共同需求的话,那么这个分歧可能就是将恋情致死的了。这是强行来多少炮都解决不了的分歧。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双方坦诚沟通。可需求不是每个人在相同时期都相同的,怎么妥协呢?一个就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结婚家人都担心了,一个偏偏认为工作重要还没有结婚打算,怎么办呢?没有爆发任何争吵也好,坦诚沟通完达不成共识,那么分手还是朋友吧。

所以很多爱情宝典心灵鸡汤,最多只能教你如何把握感情、增进感情、增值自己吧。无人能帮助你们连共同人生目标和共同需求都培养得出来。

所以要求恋爱要门当户对、年龄相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起码成长时期相同的两人,拥有共同需求的几率更大一些,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