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研习资料

“勇敢”和“勇而不敢”

2019-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楼望月圆

“勇敢”一直以来似乎都是优秀品质的表现。但是《道德经》讲:“勇而敢者杀,勇而不敢者活”。“勇而不敢”是否矛盾?为什么“勇而敢者杀,而勇而不敢者活”?

中唐名臣郭子仪却用自己名垂青史的经历,演绎了“勇而不敢”的经典。有资料记载,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封赏,起兵反叛并编造唐朝皇帝驾崩、郭子仪已、中原无主的谎言,招引回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沙向长安。而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暴病而死,郭子仪认为机不可失,决定单骑去见回纥主将药葛罗。面对儿子郭晞苦苦阻拦,郭子仪说:“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那就是黎民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如果我有什么三长两短,还有你们在啊!”郭子仪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当郭子仪来到弯弓搭箭、严阵以待的回纥军营,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回纥酋长们确信是郭子仪到来时,一起拜倒在郭子仪面前。回纥主将药葛罗面对郭子仪的责备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经愧对令公,我们愿意杀敌立功,将功折罪”。郭子仪单骑访回纥营的消息传到吐蕃营里,吐蕃的将领们恐惧到连夜带着大军撤走了。但是如此“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的郭子仪,面对当时一名官衔远比他低的四品官员御史中丞卢杞的拜访,一反接待宾客的常态,不但屏退待妾而且正襟危坐接待卢杞。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对于曾得罪过他的人,“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而独对郭子仪后人多加维护。而且,郭子仪的汾阳郡王府从来 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而郭子仪更是亲自给夫人端着洗脸水,郭子仪的儿子担心外人笑话而劝说父亲。郭子仪对儿子们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

在《三国演义》中,以关羽之“勇”,有本钱敢轻视当时尚未有名气的东吴小将陆逊,结果因为中了陆逊之计,导致兵败麦城;诸葛亮有智有勇,不敢与东吴反目,力劝刘备不要出兵东吴,但刘备以义气之“勇”,“敢”怒而兴兵,终被陆逊火烧连营,魂归白帝城。所以说,诸葛亮的智慧之“勇”,才是不计尺寸得失但又有勇于承担责任之“勇”,才是保持理智却又可做到壮士断腕之“勇”。他不“敢”因小失大,不“敢”不顾全大局。同样,汉刘邦大将韩信,最初作为下级将领,亲率兵卒“勇猛”杀敌。此前却“不敢”与一个地痞为敌,能够忍受“跨下之辱”。但后来“勇猛”的韩信功高震主,已招疑忌,还“敢”要求刘邦封王,最终招杀身之祸。如果韩信一直保持少年时代之“勇”,也许事情又是另外一个结局。

《说文解字》对“勇”的解释是“勇,气也。从力,甬声;勇或从戈、用。恿,古文勇从心。” 如何才能有力气呢?力气要“甬”,什么是“甬”,有多种解释,这里认为“甬”跟“通”相通,如“甬路”就是指楼房之间有篷顶的通道或院落中的砖石路。也就是力气要通透才能“勇”,有障碍就没有“勇”。同样道理,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话“不通则痛”,身体某个地方气血不通有病(“疒”)则“痛”。况且,《说文解字》里对“勇”的解释还包括“恿,古文勇从心。”指内心世界的坦荡、通达无碍,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心灵阴暗就无所谓“勇”。那么“敢”呢?一些专家考证“敢”字的甲骨文、籀文和篆文,得出的结论是“敢”字这一会意字是“用徒手或持械行猎。”那“勇而不敢”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这里的“勇”不仅包含力气通达,更强调内心智慧的通达,而“勇而敢者”之“勇”往往只有力气通达,而没有内心智慧之通达,甚至连力气通达都不具备而仅仅是情绪的冲动,所以才会出现“勇而敢者杀”的后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