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3章 超越学术知识)
古德莱得在第三章指出: 我相信,社会上的广大公众和家长们都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不管其他的任务是什么)是传授学术知识,而学术知识被他们认作是几门学术科目和一系列的交流和思维技能,其基础是阅读、写作和算数。学术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但事实上,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写、算。那么我们必须明确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学生、家长不仅仅重视“智力发展”的目标,还要求学校的整体学习计划对智力、社会、职业和个人发展的目标给予平衡的关注;第二,重视所有这些方面也还是不够的,在家长和学生的眼里,学生也是一个教养和关爱的场所,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作为个人和学生能够得到个别的关照,并且有安全的保障。
我想,这至少给学校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明确要求:
(一)传授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不可否认,任何时候,学校传授学科知识或者说发展学生智力的目标都不会改变,但如何传授知识?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如何开展评价?不同时期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考。信息技术的冲击、人工智能的发展,冲击着学校的传统模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形态,更对学科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劳增智也是我们我们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形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关注学生的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我们传授学科知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生能力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实现“授人予渔”而不是“授人予鱼”。
(二)关爱学生成长,促进孩子”全人”发展
这里我用“孩子”代替了“学生”,在学校里,我们面临的是一群学生,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在他们扮演着“学生”角色的同时,他们更多的角色还只是个孩子。我们希望他们遵守课堂秩序,配合教师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恪守礼节......学校作为孩子接触的最早的社会化场所,他们在这里结交朋友、提升社会兴趣,逐渐成长,这个时候学校与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更需要我们给予关爱和呵护,在学生成为“人”的发展路途中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要容忍孩子的错误与调皮,容忍孩子的平凡与普通,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我们要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给予关爱,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