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心理动力学

2021-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飞游的心理教室

和朋友聊到为什么追星形成一种态势,我相信所谓“涌现”(emergence)在系统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合力的结果。认为别人追星就是“幼稚、不成熟、脑残”的表现,为自己没有如此迷恋过某位公众人物而沾沾自喜,其实是一种傲慢。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就在于对“他者”始终保持敬畏,哪怕目前尚不理解,也能静下心来观察,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这样的姿态令人尊敬。

很多人对“明星”“偶像”的看法是来自横切面的,某个新闻报道,某次热搜,无意间点进的某个网页,可能会片段地看到一部分,但是有些经历了“纵向跟踪”的个体,会对纵贯时间线的变化有更多的敏感。朋友向我吐槽曾经有些有着清澈眼神的少年渐渐丧失了灵性,本来让人迷恋的部分可能恰恰是这种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感,但是为什么丢失了呢?

有一种可能,是这浮华洋场太多诱惑,太多复杂的关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太考验人性。朋友说:“干表演,可能就是一门欲望的生意,全方位全身心营业,时时刻刻营业,时刻都在撩动欲望、消费欲望,确实是太消耗精神了。再璞玉的气质天天被众人欲望的舌头滴着口水舔来舔去,也污浊了。”

简直想要裱起来挂墙上的精辟啊!

追星是一种非私人关系,也就是虽然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但这依然是一种“关系”,粉丝以群体的方式被偶像“看到”,偶尔也会看到“个体”,而集众多视线于一身的偶像,更是以几何量级的倍数和每一个个体的粉丝玩着“投射认同”的游戏。所谓被污染,其实就是在这种海量投射之下,总有某个脆弱的防线被突破从而进化为认同。

粉丝对偶像是一种“供养”,除了为其花钱,花注意力之外,还有“爱的供养”,这一切都汇集成巨大的业力,八字不硬的话大概吃不消吧(开玩笑的)。

郭德纲说名人挣那么多钱,里面包含了挨骂的钱,其实也有这一层含义在里头。

其实何止少女们追星,各行各业都是一样啊,只是大家不把这种追星称作追星罢了。

追星的心理动力学称谓应该是“理想化”的一种,无论是代表着艺术理想,少年感,才华,独特性……不管是什么人设,其实只是一个筐,人们怀揣着在现实中受挫的愿望,希望世界上另一个人能够帮自己实现,哪怕看看也好,心灵也获得了抚慰,由此生出了共鸣感、认同感。

“理想化”是一个很大的词,孩子小时候觉得爸爸妈妈老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是一种理想化;你听信同事闺蜜的介绍,去找一个被传神乎其技的老中医,也是一种理想化;创业者们追随某位商业大咖的理念,同样是理想化。

理想化无处不在,就是“你觉得一个人/东西好”,世间事大抵如此。人们的情感总是会流动的,总是渴望更加高昂、更加纯粹的体验,如果这种渴望嗅到 一丝被满足的可能,就积聚而致;如果这渴望不小心被打碎了,谩骂和憎恨也随之而来。

对普通人的启示就是,如果想要出名,先想一想能不能承受这样的业力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