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要走的路
女儿上六年级后,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女儿上下学的接送问题,路程太远,我骑电动车接送实在是不太方便,而某人,他总想着早一点去上班,这样可以多挣点加班费。
好在有着类似问题的,不止我们一家,孩子上学后,接送问题几乎就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双职工家庭,而现在,孩子上六年级了,被接送问题困扰的人群似乎更多,毕竟学校远了,孩子大了,这接与不接,好像都不能可能痛快决定。接,更加耗时耗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自立,不接,又没办法完全放心。于是,让孩子们结伴骑车,似乎成了我们一些家长心照不宣的好法子。
让孩子们结伴骑车去学校,首要条件得是孩子骑车技术可以啊,我们家孩子骑车,哪里谈得上技术啊,只能说是会骑而已。
为了让她骑车更娴熟,也为了让她熟悉她上下学的路况,并适应在这样的路况上骑车,我们决定趁着周末时间,由我陪着她一起骑车来往于他们学校。
陪她骑车,其实从上上周末就开始了,不过上上周末只是周日上午由我在前面带着骑了一个来回,本来下午想再带她去骑两趟的,但那天下午准备出去时,外面下起了雨,所以后面就没有去骑。
因为上上周末练得不够,所以上周就还是由某人接送女儿上下学,然后上周末,我便继续陪着女儿练习骑车。
我陪,怎么陪呢?说实话,要我也骑自行车陪她,我还真骑不来。长久不骑自行车的人,偶尔骑一次,这腿酸的跟不是自己的一样,再说了,还有儿子跟着呢?所以,我陪,也只能是骑着电动车陪她。
周六上午,我们便出门了。因为某人的提醒,这次出门,我便直接让女儿骑着自行车走在前面,我骑着电动车载着儿子跟在后面。
去女儿学校,由两条路可选,一条是大路,路上车多人少,需要多过几个红绿灯,路程可能相对远一点点,一条小路,需要穿过一条长街,街上人多车也多,还需要经过一个陡坡,路程相对近一点点。
因为女儿走在前面,当然要走哪条路,也完全由她自己决定。这第一趟,女儿选的是小路。在熙熙攘攘的街道,路面上是斑驳的树影及来回穿梭的路人,他们或在街上骑行,或在街上步行,脸上带着或匆忙或悠闲的神色。街道两边是各种店面,花店、水果店、烘焙店、摄影店、宠物店、餐饮店、百货店、饮品店等等等等。
在这样的街道上,女儿在前面晃晃悠悠地骑着自行车,我在后面慢慢悠悠地骑着摩托车。时而遇上前面有人,她反应不及时便立马跳下车子停下,我在后面见她停,我也立马跟着停下来。时而遇上红灯,需要等待,她也只能停下来,而我当然更得停下。
一路上,女儿车子骑得都很慢,而我只能骑得比她还要慢,才能让自己安安稳稳地跟在她身后。儿子见我电动车开得那么慢,很不理解,问我:“妈妈,我们电动车不能开得快一点吗?为什么要开得这么慢啊?”
我想了想,告诉儿子说:“因为这是姐姐要走的路啊,既然是她要走的路,那就得由她自己去走啊,我们开得快了,就会超过她了,那样就等于是我们带着姐姐走了。”我这么跟儿子说着,也不知道儿子听懂了没有,但在这之后,儿子便也没再催促我骑得快一点。
是啊,这的确是姐姐要走的路,我作为父母,儿子作为她的弟弟,我们都无法代替她或快或慢的节奏,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陪着她走一段而已。
这一天,我们陪着她在这路上走了三个来回,上午连着走了两个来回,下午走了一个,大路、小路都走了走。
上午第二个来回快往家走时,我看她的车子晃悠的更厉害了,路上她还歇了歇,我在后面看着,心想,这孩子应该累得够呛吧?那腿应该很酸了吧?
中午,在餐桌边坐下时,我便关心起她的腿来,而她给我的回复是:“不酸啊。”听了女儿的回复,我只能默默感叹,这孩子比我想象的强得多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