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核,我们自以为是的改造只是徒劳
《童年》:镜子般的书,每个人都能照出自己的样子
我们做了父母,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童年似乎离我们远去了,那些个快乐的、忧伤的心情似乎也一去不复返,不再留下片点痕迹。我们再看到自己孩子情绪化的噘嘴、没有理由的快乐、反复无常的哭闹时,总是觉得不可理喻,希望能帮孩子建立像我们一样的秩序,但总是徒劳。
很多育儿专家提出立规矩、设底线,但在实际状况发生的时候,该怎样的还怎样,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也许就能理解孩子了。毕竟孩子只是个孩子,他们并不能像大人们一样做到理智、有序。大人以大人习以为常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行为,虽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对亲子关系和孩子都是极其不利的。
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用心抚育他们,但有时候我也深感无力。孩子的发展并不以我们的要求为转移目标,他们总是以他们的方式以他们的节奏在缓缓前进。就像跳舞,他们永远无法跟上你的节奏,你又很少准确感受到他们的节奏,育儿的路上就是在这样大多数的混乱伴随着少量的平静中度过。
但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大人的姿态,慢慢走进自己的童年,是否就能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一些呢?答案是肯定的,由法国作家玛丽·德布莱辛所编写的大开本《童年》就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种种,心变得柔软了起来。
看完此书后,我长久以来的焦虑不见了,不再看到他们整天玩着无聊的游戏就暴跳如雷了,不再为他们一落千丈的成绩心急如焚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核,我们总是以唯一的标准衡量孩子的优劣,未免太过狭獈了。只要孩子是纯真的,是快乐的,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世界,那何妨他们用我们不喜欢的方式去成长?
而且或许我们所喜欢的正是不正确的,他们所不讨喜的方式正是正确的,谁又说得准呢?毕竟我们的评判并不代表公正与正确。《游戏力养育》的作者劳伦斯·科恩就曾说过一番让我灵魂震撼的话:
我被问过无数遍:“怎么做才能让我的孩子耐下性子写作业?”但从来没有人问过:“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合理的吗?”
我还经常被问道:“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听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怎样做才能更理解孩子?”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刷牙?”但从来没有人问过:“怎样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令他更愿意配合日常安排呢?”
但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时代,我保证你不再有如此荒谬的言论和执念。《童年》这本书写了56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讲述了他们的童年往事和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他们当中,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戴高乐、孔子这样的伟人;也有安徒生、卓别林、弗里达、巴尔扎克这样在专业领域大有成就的人;还有圣诞老人、伽内什、赫拉克勒斯、摩西这样的神话人物,以及许多不为人知的普通老百姓。
他们所有人,无论有名或无名,贫穷或富有、结婚还是单身、真实还是传奇,都曾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我们也一样,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核,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星球上奋力生活,尽力上演着自己生命的奇迹,再微小的生命也一样在展现着自己的力量。
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因卑微减少分毫,管教是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伤害
生命的奇迹在于它的千姿百态,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呆板有人灵活、有人孤傲有人圆滑,就像《红楼梦》贾宝玉再尊贵,也要有贾府一众丫鬟婆子、大人差役他才成其为尊贵,但这尊贵同样要承受其生命之重。而他身边最次的丫鬟小红就算极难出头,她也在用自己最努力的方式尽量争取活出自己的风采。
生活艰难也好,富贵也罢,都只是人类身上的一件外衣,自己要扛的总得自己扛,自己要坚持的只有自己去实现。卑微的人不一定就比强大的人弱,只因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在对抗生存,而强大的人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价值。
4岁的伊克巴勒·巴西因家里太穷,无法偿还债务,只能让他去工作,每天赚取10美元的生活费,但他总是会偷跑出来听哈桑·尤拉汗的演讲。伊克巴勒最初在一家砖厂干活,后来去了地毯厂,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吃不饱,还经常被人捆着打,像他这样的童工,寿命不会超过12岁。
哈桑一直试着劝说人们抵抗“聘用童工”,但他远没有达成自己的使命。一次,演讲结束时,哈桑发现了蜷缩在一角、一脸惊恐的伊克巴勒。他让伊克巴勒跟他走,去做他的证人,他告诉伊克巴勒他要走遍全世界,为所有奴隶童工代言,伊克巴勒答应了。
伊克巴勒随着哈桑走遍全世界,讲述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不要买儿童的血”,他本来打算好好上学,争取做一名律师,但不幸的是,他被受雇于地毯制造商的“黑手党”杀害了,年仅12岁。
你看到这里,你会认为强大的人比卑微的人伟大吗?难道你不会认为强大的地毯制造滴比伊克巴勒更惴弱吗?伊克巴勒敢于从他们的“黑厂”逃出来听哈桑的演讲,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黑厂”的罪行,但他们却从来不敢出来正面辩解,只敢躲在背后气极败坏的请杀手。连杀手都比他们勇敢,我们可以想见,如果金钱失去效用,来个荒岛上求生,他们可能是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吗?
卑微的人只因外部世界为他们设置了太多障碍,他们并不比看起来强大的人懦弱,相反,看起来强大的人一般都抗打击能力非常强,一旦遇到一点儿不顺,就很容易颓废。这样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贞不屈的小孩,会为自己主动寻找出路,但如果他是我们太多数家庭富庶的孩子,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他们的主见和独立,可能会被看成是一意孤行,被我们视为很难管教的孩子一类,但你了解了他之后,你会明白他真的很自觉很自立,并不需要你的管教。
很遗憾我在这里仍使用了“管教”这个词。其实“管教”并不适合用在孩子身上,需要“管教”的人永远都是那些食古不化、十恶不赫的成人。孩子们们天性纯良、勇敢无畏、充满活力,他们并不需要“管教”,充其量需要的只是引导而已。
二、每个孩子都承受着自己该承受的,从不因出身高贵就有所减缓,不被尊重是常态
有人天生富贵却不得不承受生命之重,玛丽·斯图亚特生下来才六天就当了女王。
这是她的国王父亲给她的任务,也是她的命运。她的两个姐姐都夭折在摇篮里,只有她活了下来。她的国家苏格兰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与信奉新教的英格兰水火不容,连年交战。
她一出生就有了麻烦,英格兰国王享利八世要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王位继承人爱德华。因为在享利八世看来,这是一个缓解苏格兰和英格兰矛盾的好办法。但是玛丽的母亲不同意这门婚事,于是掀起了血雨腥风的战争。
之后,苏格兰又与法国进行了一场新的交易:将玛丽嫁给法国国王继承人弗朗索瓦。玛丽5岁零8个月时,就坐船去了布列塔尼,那条船躲过了英国舰队才顺利到达法国,陪伴她的只有四个叫玛丽的女孩。
人生的命运跌跌宕宕、起起伏伏,谁也逃不开生命的重量。你轻,世界会成为你的重压,你重,世界便要你来扛,哪有孰是孰非、孰轻孰重?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怨恨自己的出生,它只不过是一个出处,生来要承受的一个也逃不掉。其实孩子比我们更能够接受自己命运的挑战,因为他们没有前期经验的积累,不知道对比,只知道他们来到这个地球上,便是落到了实地,好好地爱自己的父母,一心一意地想要顽强地生活下去、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父母。
可是,这世界哪来对等的爱呀。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可父母的世界怎么可能只有孩子?在孩子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做出及时的回应已是万幸,何来平等?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纯粹的、没有功利的,但父母从知道了有这个孩子的时候,就被许多无意识的意识推着,渴望孩子的到来能为他们带来更多,但这更多里,全都是他们美好的想象,很少考虑到与之同来的麻烦。
而事实是麻烦接踵而来,结果他们怒了,他们悔了。先不说把“我真后悔生了你”挂在嘴边的父母,就说那温言细语打算与孩子们好好相处的父母们,也都是经常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很平常就会丢出了几句伤人的话语。
三、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它并不能因人力改变
每个生命是这个世界不可重复的存在,每个孩子也是这个世界的独一份,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使命而来,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是他的父母,就可以任意塑造他、改变他。
释迦牟尼出生时,婆罗门预言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国王或圣人。他的父亲净饭王觉得做国王很好,但做圣人,每日与那些衣衫褴褛的人沿街乞讨绝不允许。为了躲避做圣人的命运,净饭王听从预言家们的建议把释迦牟尼锁在深宫,与世隔绝,远离贫穷、苦难和死亡,但29岁,释迦牟尼第一次走出了宫殿,看到痛苦和死亡场景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奢华的生话,走上了参佛之路。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的独一分,他们有着自己的内核,带着自己的使命,他们总能在处处限制和打压下,找到自己最愿意去做的事,不管值不值得,可不可行,他们总有一天会义无反顾地迈向那一步。
出生在1776年的苏菲·姬曼在那个时代,女孩是不允许读书的,她们要么结婚要么出家,但她被图书馆的书吸引,自学了数论、微积分,为了能读欧拉和牛顿的著作,甚至还专门自学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她不顾社会上的偏见,潜心研究的数论成果一直被沿用至今。直至今日,她在人们心目中仍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不管是神奇的孩子还是平凡的孩子,他们来到这个世上都自带芳香。神奇或平凡只是我们的偏见,有些在人世间寻找自己的价值,但并未引起轰动,只是因为当时世界暂时还没有重视这一方面。每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孩子都是这个世上的奇迹,存在的价值本无大小,就像万物在这世上最初都没有价值,只是因人的喜好和时局的动态使某些物有了高价值和低价值之分。就其实用性来说,一把牙刷并不比一锭金子来得轻贱,附加的金钱价值观只不过是人为的一种糊弄。
因此,在这个世上,其实每个人的价值等同,只要我们在寻找我们的存在价值,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同等价值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四、《童年》是一本镜子般的书,每个人都能照出自己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核,我们并不能靠主观意志来抹杀它。现在的教育要我们把孩子培养成统一的样子,但事情上每个孩子都不同,他们千姿百态,却要接受统一的打磨,这对大部分内核不在文化兴趣上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酷刑,对我们来说,现行的教育政策也基本上是一件完成不了的任务。《童年》就是一把镜子,能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样子。
孩子的天性我们要保护,而不是不合乎学文化知识我们就要拦腰坎断,再进行嫁接,与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痛苦,还不如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让自己的方式成长,这样,我们也不用整日焦虑,与孩子抗衡把自己弄到扭曲的样子。
现在的教育自然不缺不用操心的佼佼者,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内核就喜欢学习文化知识,他们的人生只有学习文化知识才感到快乐,所以他们会自动自发地去学习,甚至有人还会沉迷学习不能自拔。
但这只是众人人中的一种,就如《金凤花》的童话故事中的孩子一样,有些人愿意做爸爸,有些人喜欢做园艺,更有人喜欢流浪……他们的每一种天赋和意愿都如爱好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一样平凡、伟大,都值得去支持去完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千奇百怪的内核,世界才会变将如此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只存在着学者和科学家,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识一字的农夫不见得就比学者们更不懂得生活的真谛,任何工作,只要劳作只要深耕,他们就会得到自己的体会,并不一定要高深的文化知识作铺垫。只要有实践,他们就会有体会,只要有体会,就会有真知灼见,农夫与学者所不同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而已,感悟却可能是相同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蓄满“爱之杯”,用爱激发他们自己的能量去创造去发挥,为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无形中习得并成为习惯。
童年,能唤醒我们儿时的梦想,让我们重回那时的梦境,心变得柔软。当我们找回自己时,可能我们就更容易与孩子创建联结,更容易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成长。
多半与孩子不能创建很好联结的父母,他们的童年都受到过惨烈地摧残,如果在养育孩子的契机中,能找到自己,对他们来说,那也不喾为一种重生。我们要感谢孩子,是他们的叛逆和努力,帮我们推开了一扇窗,终于找到了我们那个未被治愈的自己,开始了重新疗愈。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童年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无法逾越的存在。童年圆满,我们就靠它行走人生,它不圆满,我们的人生就一直围着它打转,死也不愿离开。因此,伤痛会成为执念,欢喜会成就远方,在我们长长的一生中,只有童年是我们到死都清晰记得的事。童年是起点,它就是那个被攥在手中的风筝线端点,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只要轻轻一拉,我们就会瞬间回到这个起点。
爱是相融,爱是联结,爱是所有一切的开始,生命来于斯,孩子来于斯,童年也该来于斯。这本《童年》,就是这样一部装载爱的经典,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射着你我或幸运或不堪的人生。回望来路,再次注视着你面前的孩子,你是否还会忍心用自己曾经的伤痛来伤害他们?是否还会执意用成人的规范来规范他们?是否还会用这世上唯一的应试标准来改造他们?
放手,是对孩子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