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之学习

2017-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良木来

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多的是信息的沟通与思想的碰撞。我们的时代是实现纸质信息到数字化信息转变的时代,我们见证了这种转变,但如果不思考,我们只是慢慢适应生活改变而被媒体逐渐吞噬的众生,而我们的思考,才是创造新媒体与促进新媒体发展的一员,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学习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可是感觉对新媒体的了解并不深刻,却还是粗浅的站在新媒体之外,向内张望的人。书本上告诉我们: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型的、数字化的、网络化的内容多样,并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应用最新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信息传播体系的媒体形态(1)。例如: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手机等。

新媒体之学习

学习总结:

Facebook与国内前些年大热的人人网有些相似,可Facebook一直大热,人人网却逐渐冷门。有人曾说:如果Facebook用户们选择成立一个国家,那么它拥有全球1/12的人口,仅次中国与印度。平均每天,全球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浏览、评价、分享,全球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高达7000亿分钟。而隐藏在幕后控制着一切的,就是马克.扎克伯格。这位不满27岁,被誉为“人类2.0时代”造物主,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时代全球社交方式。(2)Facebook的主页主要展示好友动态(文字、照片、视频),同时可以直接点赞、评论、分享;也可以在首页进行信息发布(文字、图片、签到等)。这些点与国内很多社交网站也有相同的功能,如:人人网、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但Facebook不像国内网站一样有VIP特权,主页装扮,背景音乐等设置。Facebook有实时更新消息的功能,新的消息及时更新,无需任何操作,也不显示浏览痕迹,Facebook重在消息分享,发送的消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不像人人网、QQ、微信等对发出的消息可以设置可以浏览该消息的人。但Facebook存在收集信息数据的,所以使用中应谨慎。Facebook与Twitter、谷歌等一样,因在国内被禁,所以Facebook的用户大多都是外国人。

新媒体之学习

Twitter的定位是“what's happening”此时此刻在发生什么事,帮助人们快速获取新闻。随着Twitter的大红大紫,国内出了新浪微博,是一个类似于Twitter和Facebook的混合体。而微博的定位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Twitter的界面就显得较为朴素,简洁,更多的偏向于新闻功能,且面向全球多数国家。而微博新浪的发布界面色彩鲜艳,工功能繁多,内容涵盖了最全面的娱乐明星资讯,网名现实生活的点滴、分享和发现了更多人们身边的趣闻轶事,并且网民更热衷于吐槽评论,更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但最新据资料显示,2017年2月,Twitter和微博先后公布了财务报告。据统计微博首次市值超过了Twitter,Twitter近年虽有拓宽新闻发布的功能与形式,增加了时时视频新闻等,但依旧在力求简化产品。我想力求简化可能就是Twitter式微的原因之一,随着世界的多元化和生活的丰富化,力求简洁的风格必然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用户体验感,只能小众化,也就在时时性上吸引人,而这是可以被日益发展的其他产品所替代的。

新媒体之学习

在谷歌、必应、百度的对比中,通过大家所搜索的不同词汇,我们也了解到了三家搜索软件所带来的不同。我所搜索的词是芒果。因为芒果这个词被赋予了产品品牌意义,例如:苹果、喜马拉雅等。所以在三家搜索搜索到的信息里均有搜到芒果TV,然后是百科资料之类,其中百度是词条最多且广告最多的,谷歌和必应上广告较少,但从搜索的排行上看,必应和百度都是先排自己家的品牌,百度这方面尤为严重。谷歌和必应上所搜索到的信息更为准确些。而且,必应是允许在国内使用的少量国外网站之一,不过搜索时中文搜索与英文搜索存在差异,英文搜索信息更多更准确些。

维基百科的定位是自由的百科全书。点开网页上方的“敬请阅读”,有一句话:“就像国家公园与学校一样,广告不应再维基百科上有一席之地”。维基百科是少有的不靠投放商业广告进行收益的网站。而是通过用户捐款来进行网站维持。即“可以免费阅读,但享用了就捐款”的意思。维基百科拥有多个语言版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不一样的观点,也因为不靠投放广告收益,所以维基百科上的观点就更加真实客观专业。维基百科人人都可以编辑,不好的内容可以得到改正,少的内容可以得到充实,但中文维基百科网站被封锁。

最后说到领英网,领英网是一个高端的国际职业社交平台,主要用于认识同行业的优秀人士,并根据他们的联系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和求职招聘等。但领英不同于招聘网站,领英注重于帮助用户实现长远价值。

新媒体之学习

关于分析海外新媒体发展情况:

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斯加鲁菲说:在智能时代思媒体生产,打造“创客”文化。(3)

新媒体的发展像Facebook,Twitter等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媒体形式,如Twitter发展视频直播的时事新闻,同时也在坚守着自己的品牌理念,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不断涌现,还有像维基百科一样特立独行的媒体也在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新媒体的发展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广告出现,想要得到真实客观的答案也越难,而且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如:想要阅读新闻,可能有n个手机app 提供。大数据的新媒体形势下,国外的新媒体如Facebook,谷歌等都存在着很大的收集信息数据的隐患。

关于分析国内新媒体发展情况:

2016年,媒体迎来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全新变革。技术上,VR支撑下的全景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介当中,而体验上,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也已经从传统阅读转向了随时随地的移动终端“沉浸式”阅读——“浸新闻”逐渐成为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词,媒体行业也正在迎来一个全民“浸媒体”时代。(4)国内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呈现出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依托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头条号、自媒体各种新式媒体出现。2017年微博市值更是超过了Twitter,这说明国内的新媒体发展状况正是火热。同样,信息也越来越多元化、碎片化。

关于分析海外新媒体发展情况与国内新媒体发展情况比较:

我的论述观点由《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观点开始阐述:1、从用户体验方面:海外新媒体的用户体验感更强,因为国外更注重到个人,所以海外新媒体的用户体验感更好,如:维基百科的自由书写形式。相比较国内的新媒体,往往比较强调集体,很难从用户的体验来进行思考。这也与海内外的文化环境有关。2、从大数据方面:大数据同样也是海外新媒体做的比国内新媒体好些,而大数据的视角下,信息的碎片化越加严重,人们往往在信息的内容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大数据往往意味着在信息的收集上使隐私等更容易暴露。3、新内容方面:海外在新内容的创意上更多一些,而国内在这方面容易故步自封,对新内容无论在创新上和接受上都不是很高,可能因为国外开放的环境以及国外人的脑洞比较大。4、流媒体方面:也就是直播上,几年前,直播还是新事物,而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直播,无论海内外。5、手机应用方面:手机应用越来越多,可是好的并时时改进技术进行革新的应用不多,从应用商店的评价上就能看出许多应用十分鸡肋。6、VR和AR技术:谷歌的VR技术在新闻领域居于首端,国内VR技术刚刚发展。AR技术不了解。7、创客文化:只知道诞生于硅谷。

参考文献:(1)《新媒体概论》林刚著,2——9页;(2)《世界正在改变》张成良著;

(3)(4)2016年未来媒体峰会。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仅供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