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喝了这碗鸡汤

25岁,我到底在焦虑什么

2017-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四喜丸子加点汤

最近几天朋友们讨论最多的就是25岁,中年危机的话题。

作为90初的一代,我们已经开始默默接受被邻居家熊孩子唤作叔叔阿姨。虽然内心早已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但嘴上依旧笑着说你家孩子真可爱。

看着公司越来越多95后的年轻面孔,我们发现时间真的好残忍。已经大学毕业三年,再也不能以“我刚毕业很多事情还不懂"来面对别人的质疑。三年前自己甚至会把这句话当作犯错的借口,以致觉得有些错误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我们明白没有人会为你所犯的错误买单,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付出代价,这便是成人世界的残酷法则。

我们不想长大,但我们不得不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25岁的焦虑大多来源于自我认知的缺失。

上学的时候,所有人都告诉我们唯一的任务是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回头想来,那段日子的确是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生活单调却也充实。早起晨读,做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试,但心无杂念,目标明确。也许我们并不明白自己考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既然大家都是这样,那我也这样去做就好了。于是在高三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相信了本世纪最大的谎言,天真地以为考上大学就真的解放了。

上大学之后,当发现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高考这一件事,当看到身处北上广深的同龄人在研究尼采的人生哲学,在探讨音乐,美术,服装,摄影等领域的问题而无法插上一句话时,我们意识到除了更加努力外别无他法。于是拼命读书,旅行,参加活动,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追赶上这十几年比别人落下的人生,眼界和格局。

更让人痛苦的是,我们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变得自卑敏感,迷茫不安。没有人告诉我们今后的道路该怎样走,该找一份怎样的工作,过怎样的人生。

前两期奇葩说冉高鸣的出现正是集中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其说他三观不正,我更愿意把这种用力过猛的表达看作一种穷人阶级的自我解嘲。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很多人说他过于急功近利,但谁又不急呢,我们急着成功,急着证明自己,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出生高贵的社会阶层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底层老苦大众想要改变现状的呐喊。他们筑起道德,法律,金钱的城墙,在美丽的城堡里高喊着人类生来平等的论调,他们想让所有底层阶级安贫乐道,这样就能有更少的人去和他们抢夺资源。成功跨越阶级的人毕竟是少数,阶层的固化让很多人对于未来不敢抱有太多的幻想而安于现状,因为这样的生活看起来更加容易和幸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很多我们之前不了解的生活方式曝光在大众面前。这些东西会突然颠覆你的认知,原来人可以这样活,我为什么不这样活?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反问自己。25岁的我们,心中仍然留有一点点的不甘心与执念,渴望着改变,渴望在最好的年纪享受生活的美好,但却又不得不在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家人的期待面前显得畏手畏脚。当你看到同龄人结婚生子,小有成就,或者隔壁老王的孩子突然一夜之间变成网红,赚的盆满钵满,你又会怀疑读书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后在深夜去知乎上敲下你的疑问。但这些都不能缓解焦虑,反而让我们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然后再自我安慰的怪圈之中。所以越早地摆脱迷茫,越早地认识自己才能越早地摆脱焦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的同事小L。一个胖胖的小姑娘,大专毕业,会计学,没有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证。我曾苦口婆心地劝她减肥,结果坚持和我去健身房锻炼两天后放弃,又开始每天胡吃海喝的日子。就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永远不可能改变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在小L看来,自己没必要过得那么苦兮兮,今朝有酒今朝醉,开心就好,证书学历都是浮云。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焦虑。有时我会觉得这样没大脑的日子是不是也挺好,什么都不用想,每天乐呵呵的。我并不是说这样的人生态度不好,只是对于我而言,并不想这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如此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其实只有两种状态,安与不安。25岁,我焦虑着,想要抓住青春尾巴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只是个世俗的人,做不到圣人那般超然洒脱,不免也会被欲望裹挟。

只有不停地努力追逐,我才感觉自己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