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由内而外”地实现效能?
【阅读原文】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基本品德。
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向上的,它让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的互赖。
【消化总结】
“由内而外”是指,任何我们希望外界获得的成功都来自于内在的改变。一个秉承“由内而外”理念的人,一定会先做好自己,再期待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他的内心是充满力量的。我们希望得到什么,就要自己先做到什么。
【关联过往经验】
离开幼儿园的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当时我带的最后一批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年前有几位家长联系我要给给我送新年礼物。有的家长给我送干果吃,有的家长给我拿一箱干红,说过年一定让我喝上红酒;还有的家长给我儿子买了羽绒马甲,更有家长送给我名牌包包……抛开物质不说,能够在毕业的4年后,仍被他们关心和惦记。让我自己觉得很开心也增强了作为老师的一名职业幸福感。这种幸福不是因为你能收到多少礼物,而是你能够得到多少人的心。
为什么毕业4年,我仍然能够和这些家长有这么好的关系呢?我只是一个幼儿园老师而已,他们完全可以把我忘记。
回想陪伴他们孩子成长的那三年,历历在目。我真心真意的对待每个孩子和家长,很付出,有时会自己花钱给孩子们买书买小礼物买好吃的。从来没有收过任何家长的任何礼物。我想可能正是这三年,我一如既往非常真诚的对待他们。才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我是一个不一样的老师,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这应该就是个人魅力和品德的影响力吧。我们想要什么一定是先给出去。当你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就像你发出了一个回声,在不久之后你一定,你你到同样让你欣喜的回声。
【设定目标计划】
目标:持续“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行动:
1.做一个热爱分享的人,每天在朋友圈输出专业价值至少2条。
2.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每天主动赋能支持3位朋友。
3.做一个自律的人,每天坚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