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有感(一)——长大以后做什么?
宸宝的选择
前几天和宸宝在家里聊天。他说妈妈以后我长大了,如果想当一个医生怎么样啊?我说想当医生很好啊,救死扶伤,给病人治病,这个理想很棒!孩子一听,也觉得我讲的很正确,但是呢,他话风一转又说,妈妈如果我长大了以后,想当一个警察呢?我说那也很棒啊,你看警察叔叔,他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够保护别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孩子一听,说当警察也挺好。又继续发问,那如果我长大以后,我就只想当一个普通人呢?我问孩子,你为什么想当普通人呢?他说当了普通人就可以陪在妈妈的身边呀!一瞬间很暖心,我说当了普通人也很好呀,如果你长大了以后,成了一个普通人,每天按时上班下班,陪在妈妈的身边也很棒!我尊重你的选择,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人生旅途!父母首先要把孩子是自己所属物的属性摘掉,目送着孩子的离开,无论他是要鱼跃天地,还是承欢膝下,都是他自己最棒的选择,我要做的是支持,支持,支持!
葫芦娃们的选择
自从和宸宝在家里聊过这个话题以后,我特想知道班级里那一群葫芦娃们,对于这个话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反馈。于是就着近期的文中两首李白的诗——《赠汪伦》、《静夜思》,大谈特谈李白,甚至给他冠上“安徽名片”形象代言人称号。作为一个先后5次来过安徽,多次赋诗的“诗仙”,李白当之无愧。李白因其流传的诗作而名闻天下,流传千古。孩子们都对这位1300年前的大诗人特别感兴趣!我借机询问,你们以后长大,想成为诗人吗?班级里基本没有举手,只一个孩子怯生生的在下面小声问,怎么才能成为一位诗人呢?
是啊,怎样才能成为名诗人呢?诗人这个职业,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的都是其作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先不论怎样成为一名像李白那样有名的诗人,成为一名诗人该从哪里去努力呢?出于私心,我想了解他们会不会跟着我给出的方向去迁移的行走。当即便给出了自己几条比较浅薄的建议:
一、经年累月的积累——多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做。”没有丰富的语言素养做积累,在自己需要用时,脑海里那些思维火花、灵光一现,便无从闪现。
二、细致入微的观察——多看
同样写鞋子,班级里一生看图片后说,大大的鞋子,穿在爸爸的脚上,像大拖鞋。另外一个学生说,大大的鞋子穿在我的脚上,我的小脚丫像大海里的小船,荡来荡去。同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语言呈现。
三、天马行空的想象——敢想
初次学习“比喻句”时,我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他们有说“孔雀的尾巴像扇子”、有说“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有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只有一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看着窗外说“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真是语惊四座。
孩子们听后,觉得说的真有理。至此,对于如何写诗,算是有了一个大概努力的方向。 后续的谈话中,我以为会听到一些关于长大要做诗人的回答。结果,并没有,我听到最多的是当“老师”其次“医生”、“军人”、“律师”、“警察”,还有一二位同学说要当宇航员。
我的选择
反思这节课谈话的重点,对于如何成为一名诗人。为了实验,我给出了孩子们努力方向,孩子们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些社会上他们能接触到或者观察到的职业,并且给出了很充分的理由!是啊,这是孩子们心中的光啊,他们真的没必要按照师长们规划的路去行走。坚持自己的路去行走,即使碰壁,也是一种试错的宝贵财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不破坏他们心中的光,让他们保持自己思考的习惯,拥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只对原则性问题适当加以规束,但决不加以指手画脚、横加干涉、揠苗助长式的“为你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完全不一样存在于这时间的个体,他们就是他们自己而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下,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一生产打造,让他们批量生产,毫无棱角可言!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自己培养自己》其中一篇“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打造”一词追求“速成和浮躁”过于急功近利,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自在”的过程。总不能削足适履的去迎合所谓的打造。所谓“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我生长出来的,如果硬要说培养,一定是自己培养自己,这个培养人便是自己。“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情,既如此,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打造”,应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念、行动、毅力。
举一反三,“优秀的孩子是“打造”出来的吗?”我觉得任何带有功利性的“打造”,只会取得一时“揠苗助长”、“杀鸡取卵”式自杀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家长困惑孩子们到了高年级后劲不足,真相原来在这里啊!“优秀的学生”从来不是家校联合打造出来的!在搞好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用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激发孩子自己去“争上游”的学习劲头。打好基础,徐徐图之,争取品德与素质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