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粉怎么了
在这个社交网络大爆发的时代,互粉成为一种现象。每个互动平台的新人,都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境。尽管在长尾效应的作用下,每个人都有被发现的可能,但仍是收效甚微。新人在缺少粉丝、没人关注的情况下,很快也会放弃该平台。
于是,有人琢磨出一个解决办法(我太想知道第一个这么干的人是谁了)——互粉。
通过互粉,也就是互为偶像,互为粉丝,可以迅速提升关注度,一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边丰富自己的信息来源。
这本来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可是发展到后来,市面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正式给这种行为贴上了一个不光彩的标签——急功近利。大部分对互粉嗤之以鼻的人都是这样的说辞,之前在一个原创作者的交流群中,也听人下过此类论断。
我对这样的说辞,表示很不理解。不理解,是觉得没说到点子上。
后来这样如果说我们国家的足球队领导急功近利,那他就会把那么贵的外籍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哪个厉害请哪个。结果当然是熊瞎子掰玉米——掰一棒扔一棒,白忙一场。这种急功近利无疑危害极大,不仅浪费了运动员的宝贵运动寿命,也使得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国家,因为凑不齐十一个足球踢得好的人而蒙受羞耻。
可是互粉这件事不一样,它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近似于“打开门做生意”。先找个人多的地方把摊子支起来,让人知道自己的货色如何,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取消关注也听之任之。从这个角度说,这个行为并没有过分的地方。未见过卖衣服的商人关上门在家里卖,只在门外贴上“衣服”两个字。即便是写文章,除了内容本身,也要考究文章内容的可读性,读者群体的大小,发布的平台等等问题,不是说在家里写好了摆在抽屉里等人敲门收稿。如果真有人敲,八成也是收废品的。
所以说,如果把互粉看作是营销,那就能坦然理解其合理性。别说是一个独立的用户,就算是“逻辑思维”那么优秀的制作团队和演播人,同样讲究营销手段。广告、海报、宣传广播,无不如此。透过这样的“吆喝”,他们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被人们发现并喜欢。
可别这样上述的道理不难明白,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大部分人是能够理解“互粉”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即便抱着这么开明的态度,还是对互粉行为充满排斥?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其一,在对方。讨厌互粉,往往是因为对方的方式太无理——莫名其妙被拖进某群,加上好友就一顿推介,不回话就一直来信催促。这样的行为,会让人失去耐心和好感,更不会愿意去看看到底推介的是什么内容。如此一来,即便是真的有料,也会淹没在反感的情绪中。
其二,在自己。讨厌互粉的人,自己肯定没有互粉过,未见过自己偷偷打自己脸的人。而这些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就大抵是相反的——不急功近利。拿写作讲,就是“做喜欢的事情,不忘初心。”总听人说“不忘初心”,我就总忍不住想打听这些人的初心到底是指什么。不过要是真的这么问,估计人家除了白眼和沉默也回复不出来别的——白眼我是不怕的,逼人沉默就很差劲了,索性就没问,只能从我自身出发,推测这个问题的通解。
对我来说,初心就是希望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同时喜欢我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最终吃上作家这碗饭。就算再借我个脑袋,也想不出比这个更单纯的目的了,所以我狠心推断,这也是大部分写作爱好者仍在笔耕不辍的动力源泉。有的艺术是私人艺术,比如瑜伽,你自己练得开心就好,因为自己是唯一获益人。但写作是一种对外艺术,就是要给别人看的,所以才有有各种写作技巧可言——这样这样写,更好看,更漂亮。
想有读者?那也不用互粉啊,做好本职工作不就好了。
如果在鲁迅时代,识字的就那么些人,写作的更少,能够得上发表文章水平的就寥寥无几,闷头写作是可行的。可是现在这个时代,你不积极寻找,即便写的再好,也没有途径被优秀的读者(没错,是优秀的读者)读到,那就白忙了,还不如熊瞎子掰玉米,最后还能留一棒。
正如王小波所说的,既然是谈科学的问题,就不要谈到道德上来。
互粉只是一种工具,喜欢就去用,不喜欢也可以坚守自我,厚积薄发。这两种方法,本身是无优劣的差异的。更不要说为了阅读量而互粉的人就是道德低下、盲目催粉、急功近利、不爱文学。这种论调是有失偏颇的。反过来看,如果人家的货色的确够好,又利用了有效的营销手段获得成功,这是非常值得钦佩和学习的事情。
更别这样总而言之,对互粉这件事,不要一棒子全打死。如果人家的内容好,邀请你去互粉,不妨去看一看,自己也获益;如果对方的内容你不喜欢,也起码不要在背后说人家垃圾。我承认这社会上的确有人传播不良的思想,烂俗的格调。但如果我们要批评,那就要批评的有理有据——是理论荒谬不可靠?还是逻辑牵强说不通?是误导群众得乖宠?还是捏造事实求认同?这些科学性的语言,才是批评一篇文章、一种言论或一种思想时应有的态度。
话说回来,互粉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单说提升关注度的话。但真正能经得起时间和人心考验的,还是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思想是否健康有力、技巧是否纯熟精湛等等。
这些东西,是互粉之前的自我审核。
最后,喜欢我文章的,粉我一下咯~别羞涩。
文/张无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明“作者”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