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最近在简书的推荐页,以及友友的文章里,看到了许多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不知该如何评述,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成长在西安西南边上的小乡村里,这里在秦岭边上,终南山下,虽称不上是什么人间天堂,但算的上是鸟语花香。
从小,父母的教育理念里,就是做一个乖巧懂事,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当然绝大部分我都做到了,毕竟我是一个男孩子,骨子里有那么一丝不甘于安分守己的基因在里边,偶尔也会调皮捣蛋那么几次。在村里的名声一片夸赞。
相比于乖巧听话,我的学习那是一个惨不忍睹,不是我不爱学习,可就是学不进去,我又能如何呢?每次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
在三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很意外的考了全年级第三名,那一次学校每个年级的前三名都发了奖状,唯独我没有!那时我问了老师,其他年级第三名都有,凭什么我没有?那次老师说了什么,我已记不起来了,反正最后也没有给我补上。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奖励,无非就是一张奖状,一个铅笔而已,可恰恰就是这些,满足了我对于荣誉的渴求。可是没有人在意我。反而更多的是怀疑,因为我成绩一直都不好,猛然间的突出,让他们无法相信这个学生的真实能力。
从那之后,我一直都是郁郁寡欢,对于学习也不甚在意了。
直到初中,不知为何,我突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各种奖状拿到手软。对于小学时的那点破事儿,也不放在心上了。
在班里,我重新变得自信活泼,积极乐观,各种活动也是从不放过。和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差生,打成一片,每天脸上都挂着自信的笑容。
可惜,这些东西在中考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中考我失利了,我很难过,我希望家人能理解我的心情,恰恰相反,周围人一个个冷嘲热讽,让我倍感人性凉薄。反而,当老师的七叔七婶,常常过来宽慰我,让我心里有一丝慰藉。从此性格变得消沉自卑,话了少也很多。
到了高中,我勤奋努力,又重新赶了上来。性格慢慢变得好了一些,尤其是遇到了人生中青涩的初恋。结果不到多半年,就无疾而终,她父母陪着她,离开了我们这所普通的乡村高中,去了市里的省重点高中。
那一段时间,猛然间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每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幸好身边有那么一群可爱又有情有义的好友陪伴在身边,每天下午放学,我们就到操场边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嬉笑怒骂间,那股落寞消散了七七八八。
本以为人生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了。谁知到了高三,第一次有了女同桌,还是从差班调整上来的。
常说人生如戏,这简直就是编剧所写的青春偶像剧本里的剧情一般。她自卑而敏感,性格掘强,有一股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我们在最初的一个月里,除了必须要说的日常用语,其他任何多余的话从没说过。
也许是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在深秋的一个晚自习结束,我找了一个很蹩脚的理由,帮她开始补习功课,一是为了让她明白我不是刻意而为,二是让自己面子上过的去。
她很聪明,也很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也许是被她那种不服输的劲儿打动了吧,慢慢的开始喜欢她了,不过马上就面临高考,彼此也没有正式的打破。
高考后,她考的非常好,据她自己说,她是超常发挥了,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我只上了一个二本学校,在一众朋友之中,我是最差的。这次心态算是彻底崩了,整个人有些自闭了。
我闲侃着自己失败的人生,不是想去责怪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只是单纯想把自己作为一个案例,让家长明白,孩子若是成绩差了,但有一次考好了,不要像老师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怀疑孩子作弊了,那样只会让孩子丧失了信任。
孩子在中学早恋了,没什么,不要单纯的二话不说直接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是应该心平气和的,平等相待的谈论这个话题,让他(她)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导他(她)如何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为人父母不易,但孩子,为人子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