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 一周练习总结 11

一、概况
以这两周的情况来看,我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练习进度都过于乐观了。在第9周时,就预期再有一周的时间,应该能过渡到跳跃的串联了。但两周过去,非但没能完成跳跃,反而出现了种种退步的迹象。
不知道是因为天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这两周的练习中,大腿后侧腘绳肌的拉扯越来越明显。这种拉扯不是被伸长的感觉,而是非常清晰的疼痛。尤其是左腿,每次前屈时上下肌腱都有一种被生拉硬扯的感觉。
理疗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蒋老师说“身体的拉伸要以放松为前提,否则即使拉开了也会很快弹回去,其中的原因在于,身体是一个完整、具有自动平衡功能的整体。也就是说,如果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力量不足,对侧的肌肉就会自动收缩,从而维持身体平衡。
因此,若要放松和拉伸肌肉,就必须先让它知道,当下的身体已经不需要靠它的收紧来完成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瑜伽练习是靠“气”而非“力”来完成的。从这一点来看,自己练习中的首要问题其实是学会如何放松。
在担当理疗课案例的时候,老师说我身体的一直处于紧绷和轻微抖动的状态,因此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容易紧张的人。很多时候,对于身体这种细微的状况和下意识的反应,自己是没有觉知和观察的,但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内在当下的存续状态。
二、成果
这周共完成阿汤练习458分钟,理疗课程也在周四圆满结束。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自己对瑜伽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就自己的理解而言,瑜伽理疗其实更多的是,研究瑜伽体式、呼吸等在理疗过程中的应用。
所谓“理疗”,其实就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的物理因素,帮助人体疾患康复的过程。理疗本身,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不仅在古代有针石和按摩等的朴素手法,而且现代更发展出了声、光、电、磁、器械等种类繁多的形式。而瑜伽也正是这众多理疗手段中的一种。
瑜伽理疗的原理并不复杂,针对肌肉和骨骼方面的调理,其实就是以“弓弦原理”为主轴,然后再结合相应的瑜伽体式,灵活的变通和使用。或许也正是这种原理上的简单,反而造成了实践上的复杂。
因为要将瑜伽体式恰当的运用在理疗中,除了需要明白身体的基本生理结构之外,还必须对每一个体式在身体上的具体作用和功能,有很深的了解和认知。而这需要通过相当长的时间去实践和积累。

对于理疗,如果用不太严格的方法去划分的话,和它关联度最高的应该是哈他,因为理疗中所用的很多体式,基本都不出哈他的范畴——其实其他瑜伽流派,也都是在哈他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
如果说哈他和理疗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哈他主要侧重整个身心的调理,因此在练习中比较强调整体的顺位。而理疗则主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治疗,所以瞄准的主要是精准的局部。
对于瑜伽理疗效用的评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即期”和“长期”。即期是指,通过瑜伽的调理,病症有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远期则是指,这种缓解具不具备长期的效验。
因为我们肌肉和骨骼上的很多病症,都是由于不正确的运动模式而造成的,因此如果不通过建立新的、健康的运动模式去治疗,那么当下所得到的即期改善,一旦回到旧有的运动模式,很快就又会导致原有病症的复发。
所以,一套完整的瑜伽理疗方案,不仅要能获得即期的调理效果,还要能从根本上消除病患形成的原因。所以,瑜伽理疗的本质,不是病症的止疼药,而是对身体的重塑和再造。
三、问题
自己学习理疗的目的,除了更多的了解瑜伽,还有就是希望通过理疗,解决自己背痛的问题。现在基本知道了原因,但具体的实施可能还需要其他一些因素的配合。
四、调整
目前自己的日常练习,还是以阿斯汤加为主。针对现阶段练习停滞不前的问题,自己应该更多的从心态方面去进行调整。只有先把心情放松下来,身体才能变得相对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