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二舅终于办下残疾证了,但更可悲的是这一点
近日,一条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爆网络,从B站首发点击率超千万次之后,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二次发酵,引发强烈关注和热议。
11分钟的视频讲述了患有残疾的二舅的近乎一生,二舅小时候很聪明,各种考试都考第一,被誉为村子里的“天才少年”,但因为高烧被村医误打几针而落下残疾,后来他自学了木工手艺,一瘸一拐地行走在乡村间,靠这门手艺养活了自己和养女。村里谁家东西坏了,就往二舅家里一扔,他会给人修好了。
有网友点赞评论:“平凡但是高贵。这是我今年看过最高级的视频。真实生活的图片配上幽默的文案,叙述了二舅的一生,像看了一篇名家的文学短篇小说。第一次见识到了以视频作为载体,能呈现出这种高级的东西。真的牛X。”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平凡而伟大!致敬二舅!”
也有网友给出不同意见:“尘埃的温度只有尘埃能感受得到。”
“这条人生路最后通向的一定是死亡,至于胜利又有几个人敢说。”
视频创作者“衣戈猜想”也没想到,自己无意间拍摄和创作的短视频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和反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希望大家对二舅的关注就简单的起于线上,止于相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又一个新的热点,甚至是爆点,关于该短视频中的二舅成为网络红人后,很多网友建议其在各大短视频开启直播带货。
但是,本来是身处农村一隅的二舅平淡且平静的生活现在彻底被打破,也引发好奇网友不断探索和追踪。
创作者说,“现在二舅和姥姥已不在小山村,二舅的女儿宁宁已将二舅和姥姥接走,暂时不会回村,直到大家已经想不起他们。”
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提问“你希望通过这个视频传递什么?”
“衣戈猜想”说: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还是要喝了这碗“鸡血”,“干翻”这个世界。
如果说创作者本质上是为了讲述二舅的苦难故事来宣扬正能量,记录生活,因为视频的走红虽然并没有打破二舅和姥姥以及其女儿的平静生活轨迹,但是在媒体的炒作和网友的追踪中,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猝不及防的困扰,却是短期内存在的。
正如网络塑造“网红”一样,虽然有些是出于自愿,有些是被迫走红,但是对于刷屏的二舅来说,视频中讲到“二舅的残疾证怎么都办不下来……”
数十年身患残疾一直没有办下来残疾证,如今借助视频走红红,二舅的残疾证也很快办下来了,但是对于已经到了66岁的二舅,这本薄薄的残疾证又有什么用呢!
借助消费穷人以及他们的穷困生活(虽然该视频非创作者本意)来博取流量,从而赚钱已经是现在越来越多MCN公司和网红们的不二法宝,媒体也乐于宣传,大肆报道这些农村穷人的励志故事,虽然很多最后都不断翻车。
但这也正是现如今更可悲的地方,今天刷视频的时候突然看到王朔的一句话,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
“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与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而且那些不自知的底层人还津津乐道且感同身受。
类似视频的火爆,虽然有正能量的真实生活,但是很多却都是包装出来的虚假穷人人设,而却很容易恰恰是这种投身到自己身上的共情,让很多底层人深陷虚妄的幸福而无法自拔。
很多人其实也知道这种幸福是虚妄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那些所谓达官贵人的幸福,但是却又无法逃脱,只能忍受,强颜欢笑般如行尸走肉在这个世界。
视频中有一句关于生老病死的文案: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但生死之间何苦又加个老病呢?这可不是上天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八十岁却还康健力壮之年去世,那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留恋呢?那不是更加的痛苦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
如果正常“老去”当然是一个人最大的幸运,但是真正自然“老去”的人却越来越成为稀有。
如果把王朔的话翻译的更好听一点,那就是“赞颂苦难的人,赞颂的不是苦难,而是他们所幻想的美好。”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今年的媒体在报道高考新闻时,总是喜欢渲染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然后家徒四壁,都有一个悲惨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清华。
类似的报道包括但不限于:
《这个在敬老院长大的男孩,考上了医学院!》
《农民的孩子刘振傲高考685分,被清华录取》
《陪妈妈做保洁的少年钟朋辰,被北大录取!》
……
还有坐着轮椅,将苦难化为前进动力的王馨瑶被北京大学录取;
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重庆毕业生吴劲林,家庭经济状况拮据,奶奶在家门口摆摊,儿媳常年有病,每月需数百元药费,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仅靠儿子在重庆打点零工。
无一例外,就像当年的《中国好声音》海选,这些考入名牌大学的学子,都来自农村,都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和受过伤的父母。
等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们还在工地、汽修厂打工赚学费,他们甚至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考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他们农村出生的爸爸妈妈也在外地工厂辛苦打工,并且很平静地通过视频鼓励考入北大的孩子“爸爸虽然在外面辛苦,但是心里很高兴!加油!”
我们不否认所有人的努力,底层的努力更值得肯定,但是一味地贩卖贫穷,消费穷人,就显得不是蠢就是坏。
如今的媒体也很是懂得什么样的字眼能够吸引眼球,打动读者和观众,从而吸引流量。
再看看前两年的媒体报道高考的风向标——
寒门再难出贵子。
最典型的知名代表学子就是武亦姝,因其16岁时在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出色的表现及丰富古诗词储备量打败北大博士,夺得冠军,被称为“国民才女”。
2019年,她以613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媒体深挖报道后,才了解她的父亲是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身价不菲,母亲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是一位教师还经营着一家书店,家境优渥。
虽不算富豪,但也是典型的高知加中富家庭。
还有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寒门难出贵子”言论,引起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反思。
他在采访时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而且家长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种东西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家里又好有厉害的这种。”
正如一个人缺少什么就越展示什么,媒体宣传也是越缺少什么就越报道什么。
当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践踏“公平、公正”和“信仰崩塌”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围绕2022高考学子的“公平、公正”和“信仰重建”以及最重要的“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的舆论引导就甚嚣尘上,不断地刷屏。
试图让大家觉得,你看教育还是公平的,穷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然可以考上人人仰慕且只是北京人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穷人的上升通道和跨越阶层的努力依旧可以让他们通过高考实现阶层的跨越,尤其是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
反而,今年的媒体报道中几乎很少看到关于高考状元和考入北大清华之中家境优渥、父母高知、大城市学子的新闻。
正如王朔所言,用穷人的艰辛与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这是百试不爽的感动中国底层人的故事,因为在努力已经没有意义的当下,急需一批又一批的努力之人当富人的垫脚石。
当正当的努力和权益需要走红才能取得的时候,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