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导图说职场——求职篇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8人  小太阳Sunnybin

从大学到现在,我总是被大家笑称为“名企Offer收割机”,最近也总是有很多人问我求职相关的问题,从00后的大学生,到比我还年长几岁的前辈,所以我就简单粗暴的甩一篇求职干货吧。

要成为Offer收割机必须思考两个问题:

一:确定想要的offer

二:把Offer装进碗里

针对确定想要的Offer这个问题,本质算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需要对内挖掘,对外探索。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渠道助力会提高效率。

第一步通常是对做一张对内的挖掘图,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最在乎什么?这三个问题要按照三个层次去延伸

第一个层次是知识:我懂的东西。

第二个层次是能力:我能做的东西。

第三个层次是才干:我的个性品质与内在特征。

这个步骤其实很难,尤其是“我最在乎”这个问题。但是大家可以试着建立一张思维导图,并且开启XMind的的头脑风暴功能,有意识地去逼迫自己网状发散和深度挖掘。想到一点就把它写上一点,不断地去想,去记录,答案才会慢慢的浮现。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就是不停的画不停的画,差不多画了半年才发现,利他、自由和成就感是自己最在乎的东西,那我之后就会有意识的去寻找这样的工作机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思考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按三个层次去延展与深入。最后一定是要深入到才干这一个级别才算真正有效。比如说如果你在这张导图上面写上擅长做思维导图,其实它不一定能够帮你找到新的职业契机,它的背后是你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个才干,这才有可能帮你找到更多的机会。而有的人喜欢聊天,写上去也很难找到好的机会,但如果进一步延伸延,到了才干,你就会挖掘到其实你的才干是非常的喜欢与人打交道,那么和数字以及和事物打交道的一些常规性工作,可能就不是那么的适合你。

所以总的来说对内挖掘的图,我们需要主要思考三个问题,并且把这三个问题都按照三个层次来进行不断的深入延展。在不断的头脑风暴中,做一张自己的对内探索图。

除了对内探索图以外,我们还必须做一个对外探索图。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自己觉得自己适合就一头扎进去,那样的试错成本很高。我们还必须要知道一份工作是否具有市场前景,以为以及自己认为擅长的部分是否真的达到了行业标准。比如说我自己如果只对内探索,会觉得自己是擅长英语的,但如果往外看,我会发现很多英语培训老师的雅思都能达到8,甚至8.5,那这其实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对外部的分析,我们可以 “行企职”,行业、企业和职位三个方面来分析。

对于行业我们可以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进行拆解,即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能力和业内的一个竞争。如果觉得这些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抓两点,第一个是行业的发展阶段,第二个是行业现在的供需关系。这两个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因为它的发展阶段决定着它的前景,如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衰退期,就没有必要加入了。而供需关系是直接决定价格的。像我所现在所在的国际财务证书培训行业,目前就处于一个朝阳期向成熟期迈进的过程,并且由于极大的供需失衡关系,就决定着它能够提供较高的薪水。很多其他的行业都可以这样分析。

企业主要可以由它的行业地位,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发展阶段等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有一个简单好用的方法,就是你可以把你感兴趣行业的排名前十的企业都按照这些方面搜索一遍,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后一个层面其实是指职位。就是你到底是去做销售,还是去做财务,还是去做什么。它主要会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一个就是岗位价值,这一个岗位在公司什么样的地位创造什么价值?

第二个是关键能力,做好这一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晋升标准,这份工作的考核标准KPI有哪些?

第四个就是它的前景

以上的这一些部分就是对内的一张图和对外的行企三张图。那这些信息从哪里来呢,我们下面需要找一个抓手,就是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

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有行业研究报告,这是一些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做出的行业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在淘宝上买到。通过专业的力量节约大量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可以去求职网站搜索大量的它的相关的招聘信息。

第三个是可以去看看公司的官网,以及财报还有它的创始人的讲话与新闻,还有天眼查可以查到公司的注册信息,股权分布等信息。

一些付费平台,例如分答,在行也非常不错。我最推荐的是找业内前辈做职业访谈和实习或者兼职。

职业规划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情,很多看似勇敢或逆袭的背后,是需要规划、信息搜集和能力去支撑的你绝不会娶/嫁一个你不熟悉的人,那你也不应该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一份工作。我在转行前通过分答在行约见了非常多的业内的一些人士,并且通过一些资源做了非常多的职业访谈,通过这些已经在围墙里的人,你才能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看见它素颜的样子,了解他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还又通过兼职和做一些外包工作等尝试了将近一年才正式开始转行。下面是古典老师整理的一些职业访谈常问的问题,大家也可以拿来用。

总的来说职业规划需要用XMind去挖掘自己的对内需求,搜集和梳理外部繁杂的信息。他的核心思维是世界上其实并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工作,如果你觉得很完美,只能说明你的了解还不够多。只有当你充分了解,觉得它的优点是你最在乎的东西,它的缺点是你能够接受的,这才是开启一份新工作成熟的态度。没见过彼此素颜的情侣是不适合结婚的

(职业规划内容总结图)

经过上面一番梳理,相信大家都能想清楚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Offer,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用XMind把Offer接到碗里来。我主要会从资源层,产品层和表达层三个方面展开。资源层会决定你有没有机会去面试,产品层会决定你面试要说什么内容,表达层决定你要怎么说。

第一层是资源层。却是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层,其实可怕的不是不知道怎么样写求职简历,而是写的简历根本就没有被人看见就丢进了垃圾箱,更可怕的就是信息其实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缺少资源可能会导致别人offer都已经收到了,你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好机会。那资源这么重要,如果我没有爹可以拼,那又要怎么办?

第一步就是要去找到资源。在找资源的时候,我的核心思维就是找到资源的聚集地,要比一个一个零散的找资源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找人脉王和人脉聚集地的平台都会是很好的方法。比如说加入咱们这个群就比一个个地去找导图达人来的快,去找注册会计师协会就会比你满大街一个又一个的找财务总监来得快,上一个DISC的培训班就比一个个去结识培训师来的快。所以大家不妨多采用一些类似在行、分答、垂直行业社群、垂直平台培训班、猎头公司、求职类培训公司等渠道。他们都已经把资源整合好了,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节约非常多的时间。

找到了资源之后,我们又该如何链接到这些资源

我觉得导图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帮助我们:

第一个就是用导图体现实力。言简意赅地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是用导图提供价值。最起码可以去自己崇拜的前辈的培训课和分享给他做一张总结的导图。

第三就是我们可以用导图去创造差异化。在各个行业漂亮的导图都能够吸引注意力。比如说做财务行业最会画导图的、医学行业最会画导图的,建筑行业最会画导图的都是还不错的标签。我没有任何的背景,但是仅仅在最近的两个月,我就通过刚才的方法争取到了,例如中国财务共享第一轮人、新精英创始人古典老师、糖豆学院创始人刘主编等人,而我工作后得到过很多还不错的工作机会,都是在活动中直接链接到资源,由公司的管理层直接抛来橄榄枝!我几乎没有一份工作是在51Job就等网站上投简历获取的,它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

最后是建立链接后又改如何维系这些资源?我通常会用这样一张思维导图来进行资源的维护。我过去情商很低,明明很真诚地想交朋友,却总是很笨拙,给人一种很冷淡的感觉,所以我就开始用工具助力,效果非常明显。我现在经常被自己之前的面试官推荐去新的工作,多次得到猎头的帮助,还和很多曾经仰望的前辈建立了较深度的关系。这个模板送给像我一样想交朋友却苦于不懂技巧的朋友。

每一个想维护资源的领域,都可以建立一张导图。例如,我想维系一些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源,我就建立这样一张导图。然后把在这个领域想要结识的资源写上,例如XMind的小酱和笔记侠思维导图分舵舵主小猫妮。接下来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和他们获取联系,这里的思维是:只要你想,你就一定能认识。通过6个人你都能和奥巴马建立关系,找到一个自己想结识的人不是什么难事。微博,邮箱,领英,公众号,知乎,在行都会是很好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记录对方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联系方式,工作,近况,爱好,居住地和可能的需求等。这里的思维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心中是独一无二的,群发的消息没人会回。联系方式可以帮助妮在必要的时候把关系推进一层,例如微信-邮箱-电话。工作可以方便你们寻找共同话题,居住地可以帮助你在出差的时候与他见面,他的近况能让你对他更了解在聊天的时候更具有温度。

关注对方可能的需求背后的思维是:想要得到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不要索取价值,要提供价值。实在不知道提供什么的时候,至少能够提供一张对方作品的导图或者情绪价值。我在和小猫妮交流的过程就发现她在学英语,就记录了下来。虽然后面我工作很忙,但是我看到导图的时候就想起可以给她一些我有的英语资料。发现她在写公众号,就可以她用心的留言。这一些不是虚情假意的技巧,而是帮助我更好的表达我的感激,提供我的价值。

最后呢,我会记录我和每一个人做了哪些交流,还有哪些交流需要跟进。比如和谁在哪天已经进行过第一次微信聊天了,是否得到了回信。谁帮助过我,是否已经表达了感激并进行了回馈。我们都可以在XMind上进行记录,并且定期检查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跟进,哪些可以从to do list挪到done list。这里的思维是知恩必报和念念不忘,终有回响。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不要忘记对帮过我的每一个猎头和前辈表示感谢和回请吃饭,对受益颇多的XMind小酱和小猫妮要记得多做推广。它也可以帮助我在例如小酱没有回复我的时候提醒我需要再次撩一撩它。很多时候,越是厉害的人越是乐于助人,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没有回复就彻底放弃。他可能只是太忙。所以,不妨用一张图来进行管理,提醒自己再次尝试。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第二个层面是产品层。

<img data-rawheight="255" src="https://pic2.zhimg.com/v2-30d1a46a7b5a7ca96c1ee83a88654a8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0d1a46a7b5a7ca96c1ee83a88654a85_r.jpg">

有句话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做产品最核心的关键就是要充分的了解你的用户,以及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面试也是一样的。在我要求职任何一家公司之前,我都会至少做好行、企、职(行业、企业、职业)三个方面的信息搜集,并且把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成三张思维导图。

除此以外就是需要换位思考。我们要明白求职就是一个把你自己卖出去的过程,你不能够只考只考虑自己的卖点是什么,而是要直接戳中对方的买点才能够成功。如果你明白这一个思维,你就会知道,不能够直接在面试的时候说我挺喜欢旅行的,而要说我喜欢体验不同的地方,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出差。不能够说我挺喜欢跑步的,要说坚持长跑几年,耐力和毅力都超强!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也就会知道在面试的时候,如果你的面试官问你有对象吗?对象在哪呀对象做什么的呀?他并不是真的这么八卦,他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他更想要了解的是你是否具有稳定性。所以如果明白这些能够做到充分了解,换位思考,在面试的时候要说什么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这里的最后一层是表达层

<img data-rawheight="385" src="https://pic4.zhimg.com/v2-31e590d1d84b5b288ef04dae9584851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1e590d1d84b5b288ef04dae9584851f_r.jpg">

同样的内容,表达混乱或者是不完整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只做事实的陈述,而要用STAR原则来讲故事。大家可以看一下图

S指的是situation,你遇到了什么状况?

T是task,你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A是action,你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

R是result,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

尤其是result的结果,能够用客观就不要用主观,能够用数字就不要用文字。

下面举一个案例,很多人会在简历中的工作经历描述一栏写我做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还会加上一栏叫做自我评价写:我的分析能力很好,我的统筹能力很好。但如果是换一种方式,如果我写的是采取**方法统筹了七个部门,六家分公司涉及180亿的资源,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表现优秀,获得省级先进,体现了良好的析能力与统筹能力。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更喜欢哪一种表达?

我这里给大家提供宝洁八大问的一张图和模板,大家可以对照着整理出8大问的STAR导图,八大问题,八个故事,都按照清晰的STAR原则展开,自己的一个表达素材库就建立起来了,基本上面试是够用的。

通过资源层,产品层和表达层的精心准备与积累,我们基本就可以把Offer接到了碗里,就能找到一份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真的在思考换一份工作,或者你正在找你的第一份工作,我强烈建议你把文章认真读几遍再认认真真的自己做一遍,自我定位,外部信息搜集,职业访谈等等。一个都不要少。现在的偷懒未来都要还,急急忙忙的投入一份新的工作可能会换来不久后的又一次纠结与挣扎~

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把兴趣当事业,拥有一份无比热爱的工作~~~那感觉真的太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