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白不说 ----原创是见证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
原创至今100多天,已经过了五期的挑战,从一开始的每天算多少天,到现在已经忘记了多少天。现在就像每天要吃饭和睡觉一样,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把多年没有认真的读书的习惯捡起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939/4d18417d373517df.jpg)
先说个小的好处,这是最直接的。每天的午餐对于都市的职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离公司不能太远,各种口味要兼顾。所以基本附近餐厅的老板微信都加了。现在去吃饭,很多人对我的称呼从原来的“李总、美女”逐渐变成了“杨众筹的首席架构师”,吃的过程中老板会经常安排人送个菜、免单之类的,员工都惊呼,现在的待遇怎么这么好?当然老板们也会抽空过来聊聊他们知道的众筹,和看我的原创某篇文章的体会,说实话,很多的文字我都记不清了,但是被别人记得,拿来分享时,一种责任感更是油然而生:我是不是还能写的更好一些?更接地气一些?更能对他们对所启发?我以后的每篇原创还需更加认真的对待,因为杨众筹所说的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200人,说不定那个人正在看我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939/c96b9bd1159ca2b1.jpg)
原创的内容可以高大上的理论,也可以让普通老百姓都看得懂的直白,可以是“土地面包和平”、“打土豪分田地”,也可以是“面向社会的混序组织”、“小众崛起下的中产品牌众筹”、“中国式众筹—水时代”等等,无论是写什么,是否用心的投入最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939/e46cfce52ecbeb37.jpg)
很多人说我只做不说,但是现代社会,沉默也需要成本,毕竟谁的话也不能一言兴邦或者一言丧邦,自己的声音只是万千声音的一种而已,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愿意被影响一小部分岂不更好?很多的顿悟,虽然是来自的聆听,但是通过自己的提炼与分享再通过自己表达出去岂不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939/efcc30cc05abcc85.jpg)
当年胡适在喧哗的年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来给自己也给大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使在很多年后读到它,认同。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只是在往未来和方向去走。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是寻找和我一样对中国式众筹认可的人,敲一二下鼔,拨三二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