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笔记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5人
神气大尼卡
所有发生在孩子之间的校园暴力,都是强壮的孩子找一些比自己弱的人下手。而偏偏就有些孩子本身性格内向,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在集体生活中也表现得不那么活跃,朋友很少;胆子小,遇到事情会害怕、畏缩。
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 。就是因为施暴者看穿了他们不敢反抗,而且被威胁后很“听话” ,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所以,施暴者才会肆无忌惮地实施对这些孩子的侵害。
在孩子之间尚且如此,对于不法分子来讲,同样喜欢盯上一些看起来温顺的孩子,不敢去招惹看起来会反抗的孩子。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孩子反抗起来,不好控制,随时可能会暴露他们的犯罪阴谋,可能会选择中止侵害来保全自己。
所以,父母们可以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尤其不能欺负比自己弱的人。但是,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
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只会嚎陶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是愚蠢。该反抗的时候,一定要机智地反抗。
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如果对方真的穷凶极恶,或者孩子已经被骗到了陌生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不要激烈地反抗,因为很可能会引起犯罪分子的愤怒,给孩子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这时候要假装顺从,寻找机会求救,逃出魔掌。
总之,对于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比较老实的孩子,父母平时应该注意给孩子灌输反抗精神,告诉孩子如何对待及怎么样应对别人的欺负。鼓励他们面对坏人,敢于据理力争,敢于动手反抗,敢于向其他人求救,而不是只做温顺的“小绵羊" ,成为“大灰狼们”眼中的“肥肉”。
恃强凌弱是人类的本性,几乎所有的暴力事件中都是强壮的一方主动招惹瘦弱的一方。如果被侵害者一味妥协退让,就会助长施暴者的威风。因此,当孩子遭受暴力时,倒不如学会反抗,压压对方的气焰,不让对方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