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推进课《兰姨娘》
《城南旧事》兰姨娘推进课
导语:
“这些日子,风声不好,你还留德先在家里住,他总是半夜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来,怪吓人的。”
爸爸不在乎,他伸长了脖子,用客家话反问了妈一句:
“惊么该?”
“别说咱们来往的客人多,就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佣人也不少,总不太好吧?”
爸爸还是满不在乎地说:
“你们女人懂什么?”
总是有奇怪的人来英子家,德先是一个,这一回还有一个奇怪的人来到了英子家里,而且还发生了一件让英子哭笑不得的事情。
1.兰姨娘是谁?
“我爸叫我来跟林阿叔林阿婶说,如果我家兰姨娘来了,不要留她,因为我爸把她赶出去了。”
这时妈走到通澡房的门口,我听见里有哗啦哗啦的水声。爸爸点头说:
“好,好,回去告诉你爸爸,放心就是了。”
小哥又一深鞠躬告退了,还是那么正正经经,看也不看我们一眼。小哥儿走后,爸爸窣窣地喝着香片茶,妈在点蚊香,两人都没说话。澡房的门打开了,呀!热气腾腾中,走出来的正是施家的兰姨娘!她是什么时候来的?她穿着一身外国麻纱的裤褂,走出来就平平衣襟,向后拢拢头发,笑眯眯地说:
“把在他们施家的一身晦气,都洗刷净啦!好痛快!”
(兰姨娘是施家的姨太太)
2.英子喜不喜欢兰姨娘?
兰姨娘在家里住下多么好!她可以常常带我到城南游艺园去,大戏场里是雪艳琴的“梅玉配”,文明戏场里是张笑影的“锯碗丁”,大鼓书场里是梳辫子的女人唱大鼓,还要吃小有天的冬菜包子。我一边跑出去,一边想,满眼都是那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
我可是很开心,如果兰姨娘能够好久好久地停留在我们家的话。她怎么也说我要当女校长呢?有一次,我站在对街的测字摊旁看热闹,测字的先生忽然从他的后领里抽出一把折扇,指着我对那些要算命的人说:“看见没有?这个小姑娘赶明儿能当女校长,她的鼻子又高又直,主意大着呢!有男人气。”兰姨娘的话,测字先生的话,让人听了都舒服得很,使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英子,你再挑一件给你兰姨娘,你知道她喜欢什么颜色的吗?”
“知道知道,”我兴奋得很,“她喜欢一件蛋青色的印度绸,镶上一道黑边儿,再压一道白芽儿……”我比手划脚说得高兴,一回头看见坐在玻璃柜旁的妈,妈正皱着眉头在瞪我。
(通过读这几段的描写,我们能够感受到英子喜欢兰姨娘,可是一直是这样吗?直到有一回英子发现了爸爸握住兰姨娘的手之后,英子对兰姨娘改变了态度)
我起床了,要到前院去,经过厢房时,一晃眼看见兰姨娘正在墙前的桌上摸骨牌,玩她的过五关斩六将,我装着没看见,直走过去,因为心中还恨恨的。
“英子!”兰姨娘隔着窗子在叫我。
我不得不进屋了,兰姨娘推开桌上的骨牌,站起来拉着我的手,温柔地说:
“看你这孩子,昨天一晚上把眼睛都哭肿了,饭也没吃。”她抚摩着我的头发,我绷着劲儿,一点笑容都没有。
(因为我发现了爸爸喜欢兰姨娘,所以我开始恨她,甚至不想给她好脸子看,但是很快我又转恨为喜。)
“别难过,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你要提什么样的莲花灯,兰姨娘给你买。” 我摇摇头,她又自管自地接着说:
“你不是说要特别花样的吗?我帮你做个西瓜灯,好口代?要把瓜吃空了,皮削脱,剩薄薄格一层瓤子,里面点上灯,透明格,蛮有趣。”
兰姨娘话说多了,就不由得带了她家乡的口音,轻轻软软,多么好听!我被她说得回心转意了,点点头。
(英子对兰姨娘的情感变化可谓是一波三折)
3.再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给德先和兰姨娘牵线搭桥促成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学生回顾内容)
我整日守着兰姨娘,不让她有一点机会跟爸单独在一起。德先叔这次住在我们家倒是少出去,整日呆在屋里发愣,要不就在院子里晃来晃去的。
七月十五日的下午,兰姨娘的西瓜灯完成了。一吃过晚饭,天还没有黑,我就催着兰姨娘、宋妈,还有二妹,点上自己的灯到街上去,也逛别人的灯。临走的时候,我跑到德先叔的屋里,我说:
“我和兰姨娘去逛莲花灯,您去不去?我们在京华印书馆大楼底下等您!”说完我就跑了。
行人道上挤满了提灯和逛灯的人,我的西瓜灯很新鲜,很引人注意。但是不久我们就和宋妈、二妹她们走散了,我牵着兰姨娘的手,一直往西去,到了京华印书馆的楼前停下了,我假装找失散的宋妈她们,其实是在盼望德先叔。我在附近东张西望一阵没看见,便失望地回到楼前来,谁知德先叔已经来了,他正笑眯眯地跟兰姨娘点头,兰姨娘有点不好意思,也点头微笑着。德先叔说:
“密斯黄,对于民间风俗很有兴趣。”
兰姨娘仿佛很吃惊,不自然地说:
“哪里,哄哄孩子!您,您怎么知道我姓黄?”
我想兰姨娘从来没有被人叫过“密斯黄”吧,我知道,人家没结过婚的女学生才叫“密斯”,兰姨娘倒也配!我不禁撇了一下嘴,心里真不服气,虽然我一心想把兰姨娘跟德先叔拉在一起。
“我听林太太讲起过,说密斯黄是一位很有志气的,敢向恶劣环境反抗的女性!”德先叔这么说就是了,我不信妈这样说过,妈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
这一晚上,我提着灯,兰姨娘一手紧紧地按在我的肩头上,倒像是我在领着一个瞎子走夜路。我们一路慢慢走着,德先叔和兰姨娘中间隔着一个我,他们在低低地谈着,兰姨娘一笑就用小手绢捂着嘴。
第二天我再到德先叔屋里去,他跟我有的是话说了,他问我:
“你兰姨娘都看些什么书,你知道吗?”
“她正在看《二度梅》,你看过没有?”
德先叔难得向我笑笑,摇摇头,他从书堆里翻出一本书递给我说:“拿去给她看吧。”
我接过来一看,书面上印着:《易卜生戏剧集:傀儡家庭》。
第三天,我给他们传递了一次纸条。第四天我们三个人去看了一次电影,我看不懂,但是兰姨娘看了当时就哭得欷欷的,德先叔递给她手绢擦,那电影是李丽吉舒主演的《二孤女》。第五天我们走得更远,到了三贝子花园。
4.英子给德先和兰姨娘牵线搭桥这件事,英子心里感受如何?
对妈妈
从三贝子花园回来,我兴奋得不得了,恨不得飞回家,飞到妈的身边告诉她,我在三贝子花园畅观楼里照哈哈镜玩时,怎样一回头看见兰姨娘和德先叔手拉手,那副肉麻相!而且我还要把全部告诉妈!
(英子觉得这件事对妈妈来讲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对爸爸
我正在屋里写最后的大字。今年暑假过得很快乐,很新奇,可是暑假作业全丢下没有做,这个暑假没有人管我了。兰姨娘最初还催我写九宫格,后来她只顾得看《傀儡家庭》了,就懒得理我的功课。九宫格里填满了我的潦草的墨迹,一张又一张的,我不像是写字,比鬼画符还难看。我从窗子正看到爸的白色的背影,不由得停下了笔,不知怎么,心里觉得很对不起爸。
(为什么会觉得对不起爸爸呢?)
5.当兰姨娘离开的时候,英子又表现出来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
兰姨娘换了一个人,她的油光刷亮的麻花髻没有了,现在头发剪的是华伦王子式!就跟我故事书里画的一样:一排头发齐齐的齐着眉毛,两边垂到耳朵边。身上穿的正是那件蛋青绸子旗袍,做成长身坎肩另接两只袖子样式的,脖子上围一条白纱,斜斜地系成一个大蝴蝶结,就跟在女高师念书的张家三姨打扮得一样样!
她跟爸妈说了多少感谢的话,然后低下身来摸着我的脸说:
“英子,好好地念书,可别像上回那么招你妈生气了,上三年级可是大姑娘啦!”
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看兰姨娘跟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还跟我们招手。
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仰头看爸爸,他用手摸着胸口,像妈每次生了气犯胃病那样,我心里只觉得有些对不起爸,更是同情。
总结:英子对兰姨娘的情感是一波三折,通过给兰姨娘和德先牵线搭桥这件事英子的内心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她十分得意帮助了妈妈,另外一面她又的对不起爸爸,这样矛盾的心理导致了兰姨娘的离开,她不知道是该哭还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