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共济会文学空间

文道

2019-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少年如眉2

                                                                     文道

      作家与文字从盘古开天以来便一直承担着类似“医生”与“社会手术刀”的功能,作家在社会生存中去发现一些旁人看不见的社会弊病,然后以文字将它诉诸在大众面前,使之从一个人的问题上升成大众的问题,从而改进这个社会。逼迫社会往好的方面发展。真正成功的作家,他的文字必定是能够给人以思考的,无论是散文,诗歌抑或是小说。这都是评定文字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之一。鲁迅的杂文,马克吐温的小说,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等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无一不是如此。

      但在如今这个资讯无比发达的网络时代,文字与作家,却似乎变了味道。走进书店,热销的不再是鲁迅,福楼拜,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书名与封面都极尽浮夸的所谓网络小说。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它受欢迎的文字,这无可厚非,只是当你翻开这些书籍时,会发现整本书几十万字,剧情老套甚至雷同,通篇脏话与病句,主人公从头到尾都在打打杀杀,谈情说爱。传达给读者的除了暂时的愉悦感与麻痹之外,别无他物。再打开手机  上的公众号,盈目的是满眼浮夸至极的标题,但等到打开后却发现其实言之无物,令人索然。

      真正让人惊讶的,不是这些书籍的出现,而是这些书竟然备受读者推崇,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新时代的文学,文学确实不应该有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文字都可以称之为文学,作家应该是社会的医生,而不应该是社会的旁观者,更不应该是迎合的小丑!

      或许是网络时代特有的焦虑与空虚,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手机与网络,大大地占用了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将这些时间无限度的碎片化。而在这仅剩的时间中,大多数人都不会将它花在需要思考的传统文学上,而这时,这些文字的出现正好填满了这一空缺,它既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花费时间去了解背后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作者的思想。只需要一目十行地看下去,获得短暂的娱乐与麻痹就够了。说到底,网络小说与公众号文章不过是这个网络时代的畸形产物罢了。

      如今的文学界,就好似末日来临前,所有人都挤在一所富丽堂皇的大房子里,纵情欢歌,饮酒作乐,以为这样就可以忘却末日降至的事实.一群蹩脚的作家们相互鼓吹,相互维护那个群体的利益,然后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文学一步一步地走向没落。

      我并不反对网络小说,毕竟如今的时代生活压力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小说确实比传统文学更具有解压功能,我只是反对将网络小说主流化。网络小说主流化也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就像从古至今所有的文学革命一样,但是唯一不同的是,等到他真正主流化之后,也许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文学底蕴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殆尽。文字中的魏晋风骨,民国气质终将被一股浮躁与功利取代。

       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些网络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文字,终究会迎来人们审美疲劳的一天,他们自然会在那时寿终正寝。毕竟文学是一门安静的艺术,它给与读者的,是内涵与底蕴。而只有这二者,才是永恒。

      当网络小说与公众号文章大行其道,有谁会记得文学本来的面貌?当唐家三少,番茄土豆们占据了作家福布斯,谁会记得饥寒中对抗世界的北岛,拜伦?当批量生产的文字占据了市场,谁又知道那些真正热爱文字的孩子们的出路在何方?当文字也成了一种可以估价的商品,那么也许已无人记得当年的魏晋风骨,民国风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