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怎么样算练对了呢?
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练习瑜伽?除了强身健体那些原因之外,我还会说可以产生连结,跟万事万物产生连结,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上过一些瑜伽哲学课之后,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很深的依赖。我们来自于大自然,倘若能回归到大自然中,跟大自然产生连结,那对我们而言就是一种能量的补给。关于瑜伽是一种连结,以上是我浅薄的理解和浅显的举例。
在瑜伽研习班上,默瀚老师讲了一个我从未听过的概念——瑜伽意味着分离,去除执着,即练习瑜伽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离开一个东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容易产生执念,比如照镜子的执念。您可以回忆一下,一天中会照镜子多少次?照过之后,是不是发现脸上长痘了,皱纹又多了,白头发长出来了,然后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
再比如对手机的执念,您一天中会看手机多少次?周末的时候,收到工作短信,您会心里碎碎念,怎么大周末还要工作。若没有任何新信息,也许您会犯嘀咕,怎么就没人找我呢?或者您会隔三差五就看下微博热搜,生怕自己落下了热点新闻,少了跟朋友和同事的共同话题。
再说下对钱的执念。我们很容易受到金钱的羁绊,但一辈子赚多少钱才算够呢?钱虽然是必要的,但适宜的财富对于我们就足够了,包括有地方住,有车开,有食物吃。
但如今,人生必需品变成了一切。也许50平米的房子就够住了,但别人的房子是100平米,于是我们要努力拥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也许一辆三厢小车就够用了,但别人有SUV,于是我们要努力拥有一辆SUV。以此类推,很多人一辈子辛苦拼搏都是为了这些,久而久之,人们会活得迷失了自己,幸福感也是渐行渐远。
不难发现,像这样的执念,当我们越执着时,就会愈加痛苦。如何去除对事物的依赖呢?
来练习瑜伽吧!不同的瑜伽练习,可以让我们渐渐去离执着,而并非放下一切。
比如,我们对身体很关注,持续练习瑜伽,身体就能更健康、更轻盈,我们不会因身体的不适产生烦恼,也无需过多操心身体,这样身体就不会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牵绊。
但有时,练习者会一不小心陷入对身体的执着中,明明在练习中获得了益处,却会不由自主地执着于体式是否到位。
我每周日会带着几位朋友在网上做简单的关节活动,有位小姐姐练习时特别专注,状态很好。第二天她跟我反馈,“昨天做完特别舒服,顺势很快就睡了,睡了差不多九个小时,真是太好了!”
看到这样的留言,我心底乐开了花,因为她真的获得了瑜伽练习的益处。可当我们继续再聊时,她会表示,还是做不到位。我感觉她在纠结于体式的深入程度。
这应该也算一种执念。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做到体式的深入程度与个人的感受也都不一样。对于身体相对僵硬的人,虽然一下子做不到标准的体式,但在练习中,身体依旧有感受,有反应,这就足够了。
也许,我们要牢记,体式不过是一种工具或一种途径,它并非瑜伽的终极目标。我带领大家练习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放松身体,睡个好觉。在我看来,练完后能快速入睡简直太棒了。至于体式做成什么样,则不太重要。
体式不过是瑜伽中的第三支,而练习瑜伽的终极目标是引领我们前往三摩地。那时,我们会认识到真实自我,也会超越身体、能量、头脑和智慧的层面,各种执念也会随之消失。
如此说来,去除执念,是需要持续练习瑜伽的,练着练着我们对自己的掌控力就更强了,包括对身体、情绪、状态等,但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头脑的波动引起的。
希望在瑜伽路上,我们会渐渐有底气地说,“我能控制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