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养成令人讨厌的样子……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豚学院家庭教育

你是否也有遇到过这些人:休息时间他们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地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车;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说不出话来……

只是没有同理心,似乎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论会不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麻烦和影响。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人?我想你肯定是讨厌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孩子往这方面养育呢?

01

昨天朋友和亲戚去医院看望另一个生病的亲戚,她儿子发现病床可以升降,大感兴趣,反复把病床摇上来摇下来,孩子妈妈就在旁边微笑看着儿子,并没有制止。

直到病人家属耐着性子阻止他“你不能这么摇,阿姨会疼的”。

孩子才不情不愿地停下来,出门后,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她去不解地反问:“我这是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心,不都说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么?

听到朋友的转述,我有种冷汗直冒的感觉。这不是天大的误解吗?没有边界的自由可不是自由啊,这是放纵,你的孩子倒是“自由”了,别人呢?

我们在外很容易碰到类似这样的事:之前在羽毛球馆里打球,一个6、7岁的小男孩在各场子里乱窜,好几次差点被别人的球拍打到,逼得大家只好停下来等他跑过去。这样来回折腾几次后,打球的人大喊:“这是谁家孩子啊?管管啊!”

小孩爸爸就在其中一个场子打球,听到人喊只是抬头看看,然后没有下文了。

有的家长倒是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住。

一次在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的沙堡陪小孩玩沙子,一个小男孩不断住我们这边扬起沙子,我制止了小男孩几次,但他却觉得越来越有趣,并没有停止扬沙的举动。她的妈妈也喊了几次:别朝小朋友扬沙子啊。

 

没有用,他依然照旧在那对着我们扬沙子。

一起去的朋友感慨道:现在小孩真是谁都管不了的样子,谁都喊不住。

02

给予孩子自由,不代表不教导孩子。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在自然性的家庭环境里无拘无束地成长,家长顺着孩子的天性让其任意发展,给予孩子过多的“自由”,孩子在生活中的任何想法或者要求,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们的都无条件认可和支持;

但如果其中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和自身实际年龄不匹配的访谈行为时,家长却不及时的纠正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所想的、所做的、所要求的都是对的,都应该得到也必须满足。

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唯我独尊、随心所欲、自私自利和依赖他人等个性心理特征。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个体,大多数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匹配上,都会出现失衡的现象

会导致他们在成年后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内心还是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任性随意。

用自小在家里形成的认知与行为习惯去为人处事。既不清楚自己的不当言行有可能会给人给己带来不利的影响,也难以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后果。

03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面对工作、恋爱及婚姻等人际关系层面时,如果遇到自己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是自己难以应对的困难与挫折,就没有能力去化解受到的打击,难以承受;

随之会产生沮丧、悲观、压抑、愤怒等负面情绪,难以从自己身上去查找原因,总将责任归于他人

有的对于惹出来的麻烦,还会依赖家长能够像小时候一样去帮他们解决。而往往事态已经超出了家长能够解决的范围,此时,他们只能自食苦果,而家长也会对当初采取的纵容型教养方式后悔不已。

就在前段时间,一则标题为#23岁他还是个孩子#的母子上了新闻热搜。

23岁男子扯下指纹锁的理由是:因为自己家所住的楼层未安指纹锁,心理不平衡便动手拆卸指纹锁,拆了之后还直接从电梯旁的窗户扔下楼。

物业经过监控找到他们,要求赔偿。

这位妈妈将儿子护在身后,先是百般抵赖,后面即使在铁证面前,她还是一脸委屈大喊:

“他才23岁,他还是个孩子。然后拒绝赔偿。

23岁,已经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更是有了一定的阅历,开始渐渐沉稳,敢于担当责任的年龄了。

但一直在父母金刚罩般的保护之下的孩子,以为凡事都有父母顶着,他们不懂感恩,漠视规则,举止失节,在父母的羽翼下自以为在自力更生

虽然已达到成年人的体格,却依旧是婴儿般的心智。

他们,长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婴”。

04

毫无疑问,作为父母我们深爱孩子,但爱,从来不是溺爱。

作为成年人,我们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身作则地遵守现今社会的规矩,然后在为人处事中将这些“规矩”传递给孩子,这才正常的教育,不是吗?

然而有些家长,在外人面前,不允许别人占一点便宜;

但对待孩子时,可以没有下限地无条件奉献

然而,你的孩子,终会离你而去,要学会在人海中独自打拼,学会在江湖商场里顽强立足,没有你的保护,他如何周全呢?

当爱超过了界线,当付出超过了预期,这就不是爱,而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在很多方面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从孩子长大、成年后,也能从孩子的言行看到他们父母的“影子”

05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碍到别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时他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

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发展出同理心,学会识别并照顾别人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家长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情绪、心态、性格、品德、思想、人际关系、处事技巧、压力应对、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所表现出的处理方式与能力,孩子会看到眼里,记在心上,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和习得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好孩子离不开好父母的教导。家长抚育教养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家长除了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亲子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家长能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也能更好的成长。


-END-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海豚世界”,id:dolphinsworld。这里百万妈妈的共同成长社群,提供众多妈妈自我提升干货(情感婚姻、育儿等),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聚集众多优秀美妈一起交流学习,最有趣有料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等你来!

一一老师,三亲教育体系创建者、创新心灵教育实践者,国家高级家庭教育导师、心理咨询导师,帮助众多妈妈度过生完孩子那艰苦的几年,陪伴共同成长,我们的宏愿:让每个家庭笑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