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

《论语·泰伯第八》12: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2020-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论语·泰伯第八》12: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经典是活到现在的过去。

孔子讲的这段话,绝对算得上是经典。两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他现实的意义。

为什么要做学问,为什么要读书?古往今来,有许多回答。看不惯租界里洋人对中国人的欺侮,十五岁的周恩来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像这样豪迈的回答,不能说是旷古未有,至少也是极为罕见的。

少年周恩来之所以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这是一个气量颇大的缘由。

陶渊明以“好读书,不求甚解”自诩,当年他在彭泽县令位上,每月可以领到五斗米的俸禄。在位八十多天的陶渊明因为不愿意曲意奉承新来的上司,辞去县令一职,留下了读书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谈。

陶渊明为什么而读书,他没有说,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至少他是读过《论语》的,懂得所学“不至于谷”——做学问不是为了谷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需要特定的背景。对今天的读书人而言,似乎逼格有点高。为谋个差事、混口饭而读书,似乎也不尽然,对今天的少年郎而言,全然是无感的。拿这样的问题去问今天的孩子,甚至问今天的成人,都难以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孔子讲:“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意思是说:持久、专注的做三年以上的学问,内心还能不想到谷禄上去的人,是难得的呀!

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一、为学是面向未来的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礼乐制度渐渐崩坏,天下纷纷扰扰,恃力者胜。前来求学的弟子,多数是希望通过求学获得地位和力量,进而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找到立身之本的。

为学这件事本身是面向未来的。即便是孔子本人,倘若非要执着于某种地位和力量,也是不可得的。今天在学问上的一切努力,并不能按图索骥一般,为未来的问题找到解决路径。整个求学的经历,只是帮助我们获得多样性,以期在面对未来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想多种办法,可以在面对具体问题是,有更多的选择。

做学问如果只盯着眼前所能看到的“谷禄”,必然会变得狭隘和局限,所求的学问也必然是僵化的。

二、为学是面对未知的

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黑洞洞的未知世界。面对这个未知世界,我们为学得来的知识能够起到具体的作用吗?我们还能坚信自己在未来面对的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吗?

为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想想最近热映的电影《金刚川》,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最终起作用的到底是什么?

一是在残酷的环境中活下去的本事;二是直面眼前问题,并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去解决的勇气;三是对看起来虚无缈缥的未来的坚定的信心。

而这些,全然不是我们能够从书本或者老师那里学来的。但这些,本事、勇气、信心又无一不来自于我们的为学时期,只是在那时我们浑然觉察不出它们的存在罢了。

三、为学是再塑人的

作为老师的孔子是一个人,作为同学的孔门弟子是一帮人。老师讲到的往圣先贤是一类人,大家接触到的市井小人是一群人。为学期间,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在对为学者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书有一个隐性的作用,那便是书中无数人的人格、思想都在我们头脑中重塑、叠加、内化,成为我们个体人格的滋养。

当有一天,我们面对自己的现实问题时,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孤零零的自己的个体人格在起作用,而是无数的,我们读来的、听来的,感受到的人格叠加在我们的自有人格上,共同去面对现实问题。

此时此刻,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至少我们有义务成为在孔子他老人家看来是“不易得”的读书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