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奇葩说》
《奇葩说》是一档网络达人秀节目,聚集了一群有趣的聪明人。虽然打着“奇葩”的名号,节目有时会批为无下线、太low等等,但是听一听那些唇枪舌剑,围绕着一个问题的多层剖析,还是蛮过瘾的。
现场有很多大众评审对辩论题的偏向进行投票,现场屏幕上会实时显示大众评审对正方和反方的支持度。基本上规律是,当一方辩手陈述时,那一方的投票明显上升,而当另一方辩手上场时,投票结果会变化,在整个过程中投票的多少一直在变化中。
这说明大众评审对辩论题的偏向是很易受到辩手的表述影响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当一方陈述了他的观点,有时会想,嗯,言之有理,我赞成,但如有机会听到反对意见时,一听也很有道理啊,我也赞成。回头一想,不对啊,听到的明明是相反的意见啊,我到底赞成哪个观点呢?
《超越感觉》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一个解开这个纠结的方法,就是将一个论证分拆。分拆成前提、推理和结论。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分拆,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分拆以后,我们还要做的是,挑战每一部分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我们可以拿奇葩说节目中的辩论片断为例试着来分拆一下:
有一期节目的辨题是: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正方的李林的辩论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例,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
姥姥老年痴呆症,因为爱姥姥,所以留住她。
把他的论证分拆一下:
陈述的前提:
姥姥得了老年痴呆症,
因为爱,所以要留住姥姥。
结论: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应该鼓励他撑下去。
这里有个隐藏的前提:
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是痛苦的绝症病人。
问题:
对这个前提需要提一个问题,老年痴呆症病人有多痛苦?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吗?
这些前提推导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其他结论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得了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的思维世界就会变得‘返老还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都没什么感觉,最苦的其实是照料他们的家属。”
徐书雯教授和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苗国栋如是说。
况且李林的姥姥虽然在患病前曾说过如果老年痴呆了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然而时过境迁,当姥姥看到别人老年痴呆时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她在患病之后真的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前提有误,无法支持对他对辨题的观点。
反方的邱晨辩论说——
对于绝症病人来说,撑下去是一种诅咒,绝症病人可以撑,但是撑不过去了,你对他的鼓励是一种要求,要求他沉浸在痛苦和挣扎里。我们不应该要求别人为了我们哪怕多活一分一秒。
把她的论证分拆一下:
陈述的前提:
对绝症病人的鼓励是一种要求,要求他沉浸在痛苦的挣扎里。
结论:
不应该鼓励绝症病人撑下去。
问题:
对绝症病人的鼓励是一种要求吗?
这些前提推导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其他结论吗?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很显然,鼓励其实未必等于要求。鼓励可以是在尊重的态度前提下的劝,不代表一定是以强硬的态度代替绝症病人做决定。因此,鼓励和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前提也是有误的,因此邱晨的辩述也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这个话题,其实可以从各方抽取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来寻找第三个选项。
其实脱离开辩题本身,各位选手在对待绝症病人的态度上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
我认为最合理的表述来自于董婧,可以对绝症病人说,如果你选择撑下去,别怕我辛苦,我愿意陪你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如果你选择结束治疗,别怕我难受,你陪在我身边的那些日子,也一直在我心里,就象你没有离开过我一样。
总结一下:
评价论证的标准是:判定前提是真还是假,以及从前提导向结论的推理是否有效。
当你评价两个相互对立的论证,其中任何一个也不具有说服力时,那就寻找第三个选项。
当我们用拆分法来分析各种观点,会发现其实令人眼花缭乱的论述中,可能存在着那么多的“刺”,把刺挑出来,真相也许就容易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