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国学文化经典三笑集

宋太祖要求武臣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

2019-08-05  本文已影响19人  教育参悟人

唐末藩镇割据,君弱臣强,五代政权短暂,如同走马灯般地变化,均与武人势力强大密切相关。后晋大将安重荣曾毫无愧色地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置儒家伦理纲常于不顾,将以下犯上的弑君篡权行为视同儿戏。后汉军帅史弘肇也宣称:“安朝廷,定祸乱”者,只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即毛笔)焉足用哉”。整个五代时期,文臣不仅仰承武夫鼻息,还往往有身家性命之忧,王安石精辟总结为:“五代用武,故政出枢密,宰相备位而己,非治法也。”

北宋初建,社会上重武之风依然浓烈,将官们对文臣相当轻蔑。武将在文臣面前飞扬跋扈,实际上便是漠视朝廷法度乃至天子权威的一种表现。

宋太祖登基不久,下令扩修国子监儒家先圣祠庙,重新塑造、绘制“先圣、先贤、先儒之像”。赵匡胤不仅亲自为孔子及颜回作赞文,还一再率群臣幸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庙。建隆三年,宋太祖下诏对文宣王庙行使一品礼仪。

为了铲除藩镇割据干扰国家安定的隐患,宋太祖要求武臣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

宋太祖采取赵普的“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建议,收兵权、削弱藩镇势力。

第一步,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中央及各地节度使的兵权;第二步,派文臣到地方任职,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第三步,派专人任转运使,剥夺节度使的财权,这样就初步解决了自唐后期以来的武人专横,藩镇割据互相争战,导致的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宋初很快进入了一个相对统一而又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明上河图就有所呈现:

宋太祖要求武臣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城里市区街道情景,城内商店鳞次栉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各有所乐。再现了东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