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局248 带着觉知就是用心观察生活
每天的生活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习惯性的起床洗漱做饭吃饭上班下班散步洗澡刷牙睡觉,仿佛一天之中,大部分的行为不用头脑就可以完成。
头脑这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家伙到底去了哪里?
哈哈,自寻烦恼去了,他好像只会寻找烦恼。
有时候发现,头脑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受控制。
比如身体在做事情的时候,只要是一些惯性的行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走路跑步这些用惯性就可以完成的动作,已经不需要用头脑去思考,这时候的头脑,绝对不会在这些重复了无数次又毫无新意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时候的大脑就跑神了。
如何让大脑时刻跟自己的行为同步?
早晨醒来,闭着眼睛,活动了一下手脚,感受着一夜睡眠带来的身体的放松和舒适。
感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给了我精神上的愉悦。感恩床铺被子,给了一夜安眠。感恩走进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存在,柜子,衣架,书桌,窗帘,台灯,电脑,它们在我的生活中默默的守护着我,因为它们,我的生活更完美。
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这些存在的时候,内心对这些存在就会生出一丝敬畏。感恩什么就会从什么地方获得能量。感恩一个人,就会敬重他,你在对他好的同时,他也会反馈给你力量。
每一份感恩都是如此,感恩什么,就会敬畏什么,就会深深爱着什么,就会与它产生生命上的链接,就能够从一份感恩里获得力量。
窗外,垃圾车的声音不时的响起。更要感恩这个收垃圾的人,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风雨无阻,每天天不亮都会准时进入小区,当上班的人流拥出小区的时候,小区里面的垃圾箱已经清除干净了。
因为每次听到垃圾车的声音,内心不觉升起一股感恩之情,所以在每一次丢垃圾的时候,总会把垃圾一袋一袋整理好,即便有时候面对垃圾桶满了的情况,我也会去找另一个垃圾桶,绝不会随意丢在垃圾桶的外面。
想法决定行为,感恩的想法,会决定善意的行为,善意的行为又会让内心涌动着一股欢喜。
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卧室一角书架上的书,由于窗帘是遮光的,虽然天已经亮了,太阳应该还未出来,或者是阴天,光线的亮度不够,卧室里的光线还是有些暗,书脊上的大字,看不清楚。
心里提醒自己,带着觉知起床穿衣洗脸做饭吃饭,重点感受关注当下的感觉。
穿衣穿鞋,塑料拖鞋有些微凉,一天一天的日子,总感觉过得太快,原因应该是没有活在当下。
在炎热的夏季的时候,总是渴望着身体周围能带来凉爽的东西,渴望着炎热快快褪去,渴望着凉爽快快来临。这样的想法就是活在虚妄之中。炎热的时候应该享受炎热带来的大汗淋漓,凉爽的时候应该享受凉爽带来的舒适惬意,那样才是活在当下。
如果能够活在当下,就能够体会到当下时刻的美好,就能够觉知生活的当下感觉,而在炎热中盼望凉爽,在凉爽中盼望炎热,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内心不静,心没有在感知生活,只是活在虚妄的想法之中,想着不切实际的虚的东西,而忽略了眼前存在的现实的东西。
心一直活在虚的妄念之中,对已经过去的念念不忘,对未到来的未来满怀期待,这样活着就是没有当下,只有苦恼。
炎热的时候苦恼,因为盼望着凉爽,凉爽的时候也苦恼,因为心里面想着过去的炎热。
心不在当下时刻,就是没有带着觉知,也就没有观察生活,如果时时带着观察的目光对待生活,心就没有时间在妄想之中了。
穿鞋,当脚与凉拖接触的那一刻,豁然明白,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况,能够时刻关注当下,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才能够少一分后悔。
洗脸的时候,水淋在手上,冰凉冰凉的,胳膊上立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把水龙头拧到热水一边,不一会儿热水就出来了。一边洗脸一边感受着水与皮肤的亲密接触,怀着对水的一份感恩,内心柔软如水。
儿子做饭,炒米的香气传来,饭好了。
看到鸡蛋炒米的时候,又想到某人上一次鸡蛋炒米的事情。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某人,笑了笑,没有提起上一次炒米的事情。一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特别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尽快忘记。
吃完饭去上班,时间已经九点,过了上班的高峰期,路上的车辆少了一些,路显得宽了。于是想,假如各行各业的上班时间能够错开,不集中在一个时间点,路上是不是会少了堵车的现象,也方便每一个家庭里面各类上班族的出行。开心的一笑,为自己这个想法而沾沾自喜。
新修的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两边是预留的绿化带,还没有来得及栽种花草,宽阔的绿化带长满了草,在深秋的冷风里,微微枯黄的野草随风起伏。
半眯着眼睛,望着这密密麻麻的荒草地,眼前竟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样子。
远处,正好有几十只白色带灰黑色花的羊群,心中一阵惊喜,这是老舍笔下的草原吗?只是这草原的草略显荒凉,这草原的天显得有些不太明朗,显然没有老舍笔下的一碧千里。眼前没有,并不证明心里没有。
再次眯起眼睛。看吧,那忽高忽低的小土丘,那大片的羊群,那灰色暗黄的草地,学着老舍的感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就是带着觉知生活,这就是观察生活,这就是活在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