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大四前半段,为何会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我有两个室友。
两个室友都要考研,每天早上大概六七点就出门了,这从我的睡眠记录就能看出来我什么时候被吵醒了。宿舍楼每天晚上都断电,但是中厅不断电,所以一般很晚很晚她们才会回到寝室。我在寝室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个人。
有一个室友特别厉害,出门自习不带手机。等很晚回到寝室一看,好几十个未接来电,看不过来的消息记录。我想起来两年前我看到的那篇文章《在我关机的一周里》。当时看到的时候在人人疯狂转载,惊为天人。
我跟另一个室友说,你也不带手机去自习如何?反驳很坚决,那可不行。
作为寝室里唯一一个要找工作的人,每次自己在寝室里翻看着“明日招聘”,对着电脑搜一搜xx校招,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动力。
不带手机的考研室友,与我分享了她随意参加某公司的面试并直达终面的过程。这对于一个励志找工作然而一次正式面试还没有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我不羡慕,我知道我不想太仓促的下决定,也不想将就。
上课前有同学请假去听宣讲会,我毫不犹豫地就跟着他们去了,说不上来是什么冲动,明明知道虽然有本专业的岗位而我根本没打算投这个事实。
有一页ppt上是我觉得说的最正确的一句话了:“投资自己的事业就是最好的投资”。拥有与众不同经历的我们,与科技进步共同成长的我们,钱未必是最大的工作驱动力的我们,也可以说是90后或者95后,也正跟我现在的想法相近。
于是我鬼使神差的投了简历。
在群里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工作狗们唠着遇到的奇葩问题,出差去的地方,摸鱼打的游戏,辣鸡的吐槽集合,求职群里的offer收割机和拒信收割机,想着“等我有了钱,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看着新生们在部门群里蠢蠢欲动的饱满精力,就想起来当年的自己。想尝试的都做过了,也曾精神抖擞地大手一挥当了一把引领者,后悔没做的东西也做不成,不如沉默。
我喜欢沉默,然而却乐于周游在各种群中,插几句嘴。大抵是性格作祟吧。
大晚上的西山一条街,有个人高喊着:
没有翘课的大学不算大学。
我走在他们后面,心里想着,你们真年轻。
翘课这种小事,用得着用英勇就义的语气来说嘛。
年轻是资本,可以通宵熬夜,可以毫无畏惧地出门去闯,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都不会有人来阻止你。
不过,纵使有这些资本,可最终也会在其他方面补偿你,比如身体的消耗。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是,“有哪些小病不及时治疗,发展到最后难以挽救的病例?”
其中有一个比喻真是恰如其分。
一些人挺喜欢闯红灯来节约自己的时间,无论轿车、自行车、还是电瓶车,或者行人。每次节省下一两分钟或者几十秒,一辈子节省下来的时间,最终总有人要花在急诊科、骨科、脑外科,或者坟墓里的。
554个回答我忍不住从头翻到尾,转眼已过凌晨一点。即使浑身难受,也会想着:道理我都懂。
我记得我曾想象过大四的生活:没有课,每天睡很长时间,醒了就起来看个电影画个画。我想过当一个旅行摄影师,不过这大概就跟小时候梦想当一个钢琴家一样,是一个天马行空毫不现实的理想。
而现在,我却是窝在寝室里,在求职季里和大家随大流一样漫无边际地寻找自己的去处,一顿又一顿享受着互联网便捷带给我的懒惰习惯,想着:“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我想象中没有课的日子在12月份才能到来,所以还不能妄下结论。
我想象着找到工作之后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不就灰头土脸地再经历一遍实习然后等着转正,亦或是回家重复着刷碗拖地烧水照顾家长的过程。
看着朋友圈里已经走到祖国各地的同学们,诉说着自己实习收获很多,早晚打卡学习进度,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
就在今天,我放弃了一个笔试,一个面试。要么太远,要么就是因为我的犹豫让hr放弃了我。
除了网申,我现在什么都没有。
不过没关系,我不算特别失落,也不是特别着急。
之前有个工作了的同学跟我讲:
“别随意了,get a job when september ends.”
“赚钱就别傲娇了好吗!”
我在纠结到底收了哪家offer,或者霸气地告诉他们“很抱歉的通知您,贵公司未能通过我的甄选。”
那我可能是在做梦。
By 过气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