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过,傻过,精明过,找到自己,活成自己 —— 给新生家长讲人类学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下午好!欢迎来到马丁堂。
我1997年上大学,一转眼,二十年了,有点说不出的感觉。二十年前,父亲把我送进大学,分别时,他说你现在做的事我不懂了,你把握好自己,多听老师朋友的话。当时,我不太明白。后来,做了父亲,孩子慢慢大了,开始明白一点。再后来,毕业从教,跟学生讲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干什么的人类学,才体会到父亲的心情。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辈子生活在大理,说白族话,普通话都不会说。我想,父亲那时是焦躁的:我读物理,对他完全陌生。
今天,面对新生家长,想起父亲的话,我在犹豫,我这个老师能担得起你们的信任吗?这个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人类学是什么,有什么用?
在大学教书,我明白,绝大多数学生不做学术,无需建立完整宏大的知识体系,但每个学生都要让学科技能和精神渗透进自己的思维,活在自己身上。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人类学家,但需要拥有人类学思维方式的个体。四年后,学生迈出校门,有一个文凭,一份简历,得体的穿着举止,优雅的谈吐。简历中,该有的都有,如好的绩点、社会实践、社团经历、奖学金等。还有一两样非常突出,在众多好学生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内化了一点学科精神,及由之而来的创造力。
人类学是什么?大学里有十来个关于人的学科,各自研究人的某个层面:社会学研究社会人,经济学研究经济人,生物学研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人的所有层面都被各学科瓜分完了。人类学最晚出现,整合人的所有层面,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历史遗留、生理、心理、所处生态环境等如何在每个人身上合成一个整体。人类学理解完整的人。学人类学, 既不能陷在文化和意义里, 也不能只考虑进化和生态。既要读点文学艺术, 也要看看Nature和Science,培养跨界的感觉和思维。
举个例子,今天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美国,多数胖人属于普通工薪阶层。急剧发胖的人群,如印第安人,长期处在狩猎采集时代,又经历十九世纪的西迁之路,那时妇女孕期营养不良,生下低体重儿童,他们体内胰岛素和脂肪平衡被打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印第安人得到美国政府的大量食物供应,胰岛素和脂肪失衡的印第安人开始不可抑制地肥胖,且延续三四代。对更普遍的美国人来说,肥胖受制于生活方式。每天吃三高食品(收入不支持更健康的食品),坐办公室处理文件,晚上回家变身沙发土豆看电视。周末,没有精力,也没钱游玩,更无保险支付健身。长此以往,身体变胖。健康,表面是生理问题,背后是经济收入和政治地位,是文化品味和生活方式,是饮食、工作、健身、休息、旅游的整体结果。
这样的学科有什么用?我们培养理解他人和自己的社会技能。大二暑假,学生要到中国某个角落做一个月实习(专业地说,田野调查),系统理解当地社会运转过程和别人的完整生活。为此,学会跟当地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取信任、甚至赞赏。学会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它从哪来、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如阶层,经济方式等)。学会把一件事、一句话、一个行为放到它所由来的社会背景中理解,明白事情为什么这样,领会别人的言外之意。同时,跟自己对照,看到自己原来是这样。人类学家说,当他者出现,我们看到了自己。
四年间,我们教学生用人类学发现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学会批判阅读,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观点、立场和动机,锻炼在几秒钟内组织语言有效表达的能力,有力回应别人并完善自己的想法,让人接受甚至赞赏。进入工作市场时,建立职业规划的资料库,把学科知识和理念化成针对具体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方案,学会make a difference,and make a contribution。
所有这一切,功利地讲,就是学人类学能赚多少钱。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孩子赚多少钱,取决于前二十年父母给Ta开了多少眼界,积累了多少资本。大学四年,让孩子学会把这些见识、资源和技能用一个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汇集成可操作的方案。不出意外,家长的社会位置大体决定了孩子赚钱的大致范围。父母教了一二十年都没教出个啥,大学四年更能教出什么?
大学不只职业培训,更要寻找人生理念和梦想。我们与学生一起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看到人类学,用人类学思考和关注自己和世界。人类学告诉我们,人类有多种存在方式,心智创造有多元形态,社会生活有丰富内涵,世界不只眼前看到的样子。带着人类学的视野,世界会显现出不同的一面。打个比方,对生活在二维画中的扁平人,世界都是线段,长短不一。扁片人飘出画面,进入三维,会看见画的全貌。人类学,如二维扁平人到三维立体人的漂移。
这样的技能、精神和视野,是学生以后工作和人生创意的源泉。人类学追求人的完整,提醒每个人,自己是完整的。在生活的某个阶段,你是否太投入工作而忘记生活,太过理性而忽视了人生的柔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说,生活充满矛盾,需培养“从容不迫、轻松优雅”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人太习惯扬长避短,需警惕自己的短板。现在扔掉的,将来会以痛苦、疾病、灾难等方式出现。被扔掉的,会成为你脚下装死的鳄鱼,耐心等待致命一击。人类学让我们对生活保持警惕,不给未来留下病根。
跟大学生活直接相关的是,人类学建立理解人类所有活动和知识的框架,需要其他学科的血肉和色彩,才能完整。我建议学生多学一个专业,从人类学出发,进入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社会。学好一个专业的同时,给其他学科留点空间,理性地理解并运用世界的规律,也在心底体味生活的韵味,如诗人艾略特说"听到青草生长和松鼠心跳的声音, 感受寂静背后的呼啸 ...走得太快而听不到的人简直蠢到家了。"给世界留点神秘,给生活留点空闲,哪怕没什么用。人生而完整,不过被各种观念、信仰、意识形态和传统带偏了,所以我们充满执念、矛盾、痛苦和纷乱。
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我孩子9岁了,有一天他做完作业,带我逛图书馆,借了本《氢能技术》,在窗边看了一小时,津津有味,说很激发他画画的想象力,也学到不少知识。我化学没学好,看不懂这新能源化工原理的书。他说,首先要有兴趣,然后边读边想,最后恍然大悟... 我感觉自己在僵化。值得欣慰的是,我还意识到自己在僵化,还想改变,我想,这是人类学对我的影响之一。
如何获得人类学的技能、精神和视野?一个学科是一个世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我讲讲自己的经历。我本科学物理,曾乱入人类学讲座,一个新世界就此打开,我满怀热情,冲了进去。经常,书桌上,物理书边是人类学书,一个明白晓畅,另一个不可理喻却有致命诱惑。后到北大,赶上学校改建,没宿舍,被丢在校外。冬天晚上从图书馆回住处,踩着厚厚的积雪,身边一切慢慢隐入无边黑暗。夜幕沉沉,灯光昏黄,雪花从黑暗中飘入,带点淡淡的金色。我听见雪飘的声音,在冷滞的空气中飘荡,若有若无。在北大三年,我读的人类学都带雪飘声,几不可闻,但在心底生根。后来到美国,我喜欢大平原的秋天,天还不那么冷时,躺在草地上望天,感觉蓝色慢慢液化,缓缓流下,浸润万物,流进我的身体,染过我的思绪..秋蓝是希望,野性而清澈,清明背后跳荡着热情。我的人类学是蓝色的,带着飘雪的声音。学习的每一步,都带着我的感觉,我的情感,我的理性。
希望学生把学科学成自己的样子,才能有意识地汇集资源、见识、技能、家庭积累,和时代精神于一身。
最后,感谢各位家长辛苦送孩子读大学。社会的进步取决于新一代的精神气质。在美国八年,导师教会我如何跟新一代相处。2005年8月12日,我到美国的第二天,导师带我逛遍了整个伊利诺伊大学。导师说,“你决定做一个人类学家, 就不只是我的学生了, 是我年轻的同行!”
每年,带着这样的心态接触新生,我努力学习他们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让他们与学科的精神和方法碰撞。今年暑假在云南大理带实习。组上有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观察昆虫,另一个熟悉各种植物。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我还听见隔壁在聊昆虫。跟着她们,我慢慢了解到有意思的东西,看到自己的局限。我一直对植物、动物不甚了了,原则性的东西懂得多,具体知识少,没法用起来。人类学要我们不断发现未知,在自己世界之外、兴趣之外的东西,才能拓展自己。
再过两三年,我就要带零零后的孩子做调查了,也就是我的孩子那一代,不知他们会给我怎样的惊喜和尴尬。期待,也有点恐慌。
希望学生能在马丁堂学到开放完整的心态和技能。2013年,我回国任教,系里一位老师说,她刚入职时,一位老先生曾带她进人类学博物馆,指着一件藏品说,有朝一日,马丁堂保不住了,卖掉它,可换几座马丁堂...你信吗?信了是傻子,不信是疯子。马丁堂有宝藏,你可能看得见,也可能看不见。希望每个学生都在马丁堂发现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