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
01、你的处境就是你的牢笼
“当下的生活即是你的牢笼”,这话不无道理。王阳明大体上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一个人长时间浸溺于流俗当中,突然接触到“高大上”的东西,刚开始多半是觉得自己达不到做不到,既而受旧习惯、习气牵绊,心中疑惑不定、犹豫不决,既而被身边人非议,倍感沮丧,甚而懈怠。
身边都是庸碌平常的人,突然有天有人说“你也能成功”,我还真不敢想;既而这人教我方法说“如此如此,你一样可以成功”,(从未早起过的我)“早起”两天发现精力远不如前,再说“自律”,更是离“成功人士”相差太远,不免心中惭愧,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能“成功”,怀疑他人所教未必适合自己;将将就就坚持个把月(甚或只是几天),不见成效,又被别人奚落,心中沮丧,于是想要放弃。
你是否也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数次这样的过程?
02、你不改造环境,即被环境改造
要变成另外模样的人,就需要跟当下的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决裂。成就现在的你的,往往是你所处的环境。环境塑造你的思维模式,塑造你的行为模式,塑造你的语言和习惯。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你不改造环境,即被环境改造。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对我们有影响的主要是人。樊登曾强调过这个观点:你的认知水平,大概是你接触到的人的认知水平的平均值。这一观点的潜台词是说,如果你只同身边人交往,你很难比身边人优秀。如果让王阳明来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他一定会说,“吾之所谓流俗者,近乎身边人也。”
03、去除小我,升起大我,追求无我
王阳明不说我们所“陷溺”的“流俗”即是“身边人”,是因为这“流俗”多半还是我们自己。他说,一个人洋洋得意于自己的某一长处,他便很难全面发展;一个人老想着博得身边所有人的喜欢肯定,他便很难成就大事。得意于自己的某一长处,希望得到身边所有人的喜欢肯定,这是“小我”,人不与“小我”决裂,如何能够成就“大我”?
王阳明又说,“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以勇成之”,这是说,所谓圣人之学,就是要放下“小我”——“无我”不过是没有“小我”之私。“小我”放下不易,所以需要坚毅勇猛。没有点果决,跳不脱“小我”的牢笼。
04、走出舒适圈,任何时候都不晚
如何从久陷其中的“流俗”里出逃?该像肖申克一样,了解自己,熟悉环境,小处着手,持之以恒,在“流俗”的某处打个洞。
张载说,“学在变化气质”——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学习从哪里入手呢?“多识圣贤前言往行”。读之前优秀人物的著作,了解他们的言行事迹,以他们的思维模式思维,以他们的行为模式行为,渐次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你还该拓展交流(思想上的)的圈子,增加接触那些认知水平高于自己的人的频率,改变自己的认识环境。要做到这一点,读书无疑是最佳途径。
现在开始晚不晚呢?王阳明说,不晚!他还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卫武公执政,已经九十高龄,但仍然下诏宣告百姓说,但凡大家能信任我,我一定可以有所作为。后来果然行政有成,百姓康乐。
九十岁尚不晚,所以,但凡有志,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