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中外的人的人性观
我们之前辨析了孟子的人性观,也就是性本善,但是这个善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需要通过扩而充之,让这样的可能性变成实然性。在普通的修炼中有四个层次“美”“大”“圣””神“,那么还有那些人性观念呢?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的荀子的观点。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所有善的展现都是伪装,但是不管怎么伪装,人的本心都是恶的。如果想要人性展现出善的一面就需要教化,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师法之化,礼仪之道”。
荀子强调“师法之化”,这里的“法”和“师”在都是一个外在的引领。但是这很容易走偏,很可能演化成为法家,也就是只有外在,没有内的法律。
但是这个观点有一个漏洞,就是假如所有的人本身都是恶的,那么在最开始在那个所有人都是恶的时代,善和礼义是怎么出现的呢?这这个问题是荀子没有解决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入神这个概念。那些最初的善人是经受神的点拨的,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最初的善人都是神,而不是人。
那既然是外在的法律,为什么说荀子是儒家的传人呢?是因为孟子把住了最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内在想要变善。
这是荀子的观点,基督教也有自己的人性观。
基督教认为人本来是恶的,亚当和夏娃原本在伊甸园,但是因为偷吃的禁果而被上帝贬出伊甸园,在大地上生存劳作,繁衍生息。所以说基督教认为人类是有原罪的,而人类就需要再人间行善,赎罪,好让自己在死后可以进入天堂。
但是基督教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只有信奉基督教的人才有机会进天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基督教是垄断了行善的权利。还有基督徒是需要牧师洗除罪恶,那么牧师为何是善的?那为什么有一些牧师不是善的?这些牧师怎么能引导人变善,向人引向天堂?
不过,基督教和荀子的观点还是很相似的,因为两者都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学习,赎罪,后天来改变。但是不同的是孟子认为在展现出善后需要在人间推行出去。而基督教则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后生,寄托在了此后进入天堂之后。
帕斯卡尔认为,人的本性是脆弱的,但是人是有理性,这就是要超越于动物的地方,人正是拥有理性才是自然力量相斗争。帕斯卡尔并没有把理性和德性分开来,但是帕斯卡尔却认为,人有可能性超越到理性德性层面。因此巴斯卡尔解释与孟子的观点相近。
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那么我更想喜欢哪一种理论呢?
其实我更喜欢人性本善的性论,因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正是在让自己的心扩而充之,让它不被麻木。而我们也应该不断地这么做,正所谓应该“集义”而不应该“一袭”,要持续的擦亮仁心,让它不落灰尘,不被放失。唯有这样,才可以让性本善中善的可能性,或然性变成实然。
性本善论和性本恶论,在起点的时候是有区别的。性本善论强调人性本善,而性本恶论强调性本恶。虽说这样,但是两者最后呈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让人展现出善的一面。不过我并不是不喜欢性本恶论的人性假说,而是不喜欢最后的结果。
人性本恶论最后认为人性虽然展现出来善,但是内部,本质却还是恶的。我并不喜欢着这种“表面是善的”但是“本质上还是恶的”感觉,我喜欢通过学习,就可以彻底的打造一个人。
但是这样讲,我还是不喜欢基督教,因为基督教是像一个神去赎罪,有一种行善是为了一个目的,是为了进天堂的感觉。我认为修行就应该是内在的,自发的,目的不在于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