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众议
2023-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静静伴花开
这几天听到了赵冬梅的《大宋之变》中王安石变法部分,印象中上次听到王安石变法还是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是一种革新的象征,如今听来却自然的联想到世间处境。
我最关注的点是王安石变法的手段,还有他手段下各路官员的何去何从。
书中说朝中大臣意见相角是最利于政治发展苍生社稷的,我想这应该是类似现代政治的求同存异。不过这也有利有弊,利在兼听则明可以普罗众声,弊在若是要推行新政,那么如此开放的朝廷,如何能调悠悠之口步调一致。
王安石本就处于如此政治开放的宋朝,他要推行新政阻力可想而知,所以才有他裹挟神宗、排除异己、独揽朝政、不闻民生、力推变法。这其中一系列的操作可谓雷霆手段,不失阴险狡诈,那么意见相左的大臣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任凭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心怀天下,对不起,都得被动在野。
所以,一生政治不得志的苏轼,亦或半生抑郁的司马光,如此人生经历,是个人的不努力吗?不是,要说原因,只能生不缝时,处于神宗一朝一心想要充盈国库开疆拓土的时代。
一个小的单位亦是如此,往往越是想建功立业的带头人,越容易陷入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的心境,那么不支持不逢迎的员工,不论你能力如何态度怎样,结局都一样。反观历史,有风流倜傥的东坡、有学贯古今的司马公实,我们还有什么心意难平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8fe175808ab119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