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明语编辑团队推荐文章存文库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走近苏东坡故居

2022-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凝迪

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苏祠,位于四川眉州,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是一座面积约五亩的庭院,经过不断添修扩建,现已占地六十二亩。园内古木翠竹苍青,红墙绿水环绕。走近他们生活学习的地方,能让人近距离地感触三苏父子的不寻常经历与成就。

对于苏东坡,在历史长空中,他那么熠熠生辉,光芒万丈,总让我心弛神往。在立德立功立言,皆为常人所不及,他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千万人心之楷模。

在他的故居三苏祠,这样介绍着他:“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标志着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诗称“苏诗”,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称“苏词”,开创了蒙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明清小品文先河。”

我一次次地走入他的故居,去读他烟火人间的岁月。看着他的雕像,静静地领悟他的心境,如同聆听他的教诲。想着他身受打击,在黄州,仍把艰难的岁月过成了月朗风清的日子。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还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从有关他的文章中,去感受他伟大的灵魂,从他的诗词中,去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在我的生活中,苏东坡从来没有缺席,床头上放着《苏东坡诗集》,《苏东坡传》,心里面郁闷了,就读苏东坡。

读他的作品,就如同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带来了无尽的精神财富。生活再难,也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这世上,没有人比苏东坡更难,他一生,不在流放,就在流放的路上。

林语堂说他是“人生的盛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这不仅是对他瑰丽成就的喟叹,更是对他人生态度的欣赏。

苏东坡,半生颠沛流离,曾自我戏谑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乌台诗案后,他不断的流放,从黄州到杭州,再去密州等地方,最后病逝儋州,半生坎坷路,宦海沉浮,世态炎凉。

但他却活得越来越通透,在苦难的岁月中,把功名抛在脑后,在自己的世界中蜕变,终破茧成碟。他如同站立的一座高山,划破云端,以豁达乐观的心态,悟出生命的真谛。

苏东坡面对苦闷的心情,就如同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平生阴翳一扫而空;面对亲人不能相聚,他写道“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难,他在《定风波》中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潇洒乐观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

他清静空灵的心境,如陶潜采菊东篱,对大自然的喜爱,达到了与自然浑然天成,融合一体的状态。对万物的感受与认知,他认为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境,而不受外界影响。

在他的诗词中,最能体现和领悟他的豪迈的心态:“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哲学,让我赞叹。

苏东坡杰出的文学成就,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也是自然分不开。站立于三苏祠,满眼苍翠的树木、竹林掩映成趣,每到夏天,荷塘开满荷花。苏氏兄弟年少时,曾在这里熟读大量文学经典。苏轼十四岁便写出《却鼠刀》,苏辙十岁作《南山记》,兄弟二人喜好读史论史,也读《易》、《春秋》。

程母是一位智慧而又有远见的母亲,“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苏轼问母亲,自己长大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愿意否?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

行走在三苏祠,走过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如同听到他们小时,在这里嬉戏,在南轩苦读,那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眉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养育了三苏父子,正如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苏洵父子雄视百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