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历史有意思历史.地理.人文

中国近现代女先生之二:杨绛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1人  恋上果酵素果冻

杨绛,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

如果说张爱玲是带刺的红玫瑰,那么杨绛就是一株安静的茉莉花。我们知道杨绛,往往源于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但实际上,抛却“钱夫人”的光环,她更是民国时期最才华横溢的才女之一。

杨绛是文学家、剧作家、翻译家,精通英、法、西等多国语言,她的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她的剧本《称心如意》雄霸舞台60多年;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佳作......

正如钱钟书先生给出的评价,杨绛不仅是“最贤的妻”,更是“最才的女”。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那一年,新郎钱钟书24岁,新娘杨绛23岁。不久两人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在牛津,杨绛与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1911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杨荫杭给女儿取名“杨季康”。杨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在西湖边做过小官。杨荫杭历任民国政府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检察长、司法部参事等职。小时候,杨绛见父亲平时说话出口成章,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父亲说:“这哪里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于是,杨绛翻着家里的藏书看,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杨绛喜欢诗文书籍,父亲就给她买。假如一本书籍杨绛长时间不读,那本书会消失不见。其实,这是父亲无声的责备。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如果说父亲杨荫杭将好学、坚强的性格基因传给了杨绛,母亲唐须荌则将温柔坚韧遗传给了杨绛。有一次,杨荫杭得了很严重的伤寒。当家人和医生都束手无策,告诉她:“没得救了,放弃吧。”唐须荌不肯放弃,她找到一位中医:“求求你开副药方,就把死马当作活马医。”中医被这个弱女子的坚持感动,大着胆子开了药方。杨荫杭拒绝中医治疗,唐须荌只好把中药磨成粉末,装进西药丸里,哄骗他吃下去。母亲细心照顾父亲吃药、起居,费尽心思。终于奇迹出现了,杨荫杭渐渐苏醒,最后痊愈。

父母树立了夫妻相处的默契模式,他们的相处方式对杨绛产生了极大影响。之后,杨绛遇到钱钟书,他们的生活模式像极了父亲母亲。进入二十一世纪,吴学昭曾问杨绛:“您父母这种敞开心扉、互通衷曲、相知默契的关系,对你们姊妹有多大影响?”杨绛回答:“我们姐妹中,三个结了婚的,个个都算得贤妻;我们都自愧待丈夫不如母亲对父亲那么和顺,那么体贴周到。”

1938年,日军大举侵略中国,国难当头。身在海外的钱钟书杨绛心系祖国,惦记家人,他们决定摒弃英国安逸的生活,一家三口回归祖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杨绛首次编写的戏剧《称心如意》上演,没想到一炮而红。第一部作品大获成功后,杨绛又接连完成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等佳作,一时间“杨绛创作”成为了上海戏剧界的金字招牌。

中国著名电影评论家柯灵称赞:“杨绛的《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是喜剧的双壁,是中国话剧库中有数的好作品。”胡适也评价她的剧本“不是照着镜子写的”,称赞她的剧本不落俗套、独树一帜。

杨绛所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译本,1956年,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为了忠于原作,杨绛决定自学西班牙语,这一年她已经48岁了。“文革”初期,已被完成的译稿被没收,十来年后干校结束又从头翻起。而《堂吉诃德》第一版在“文革”结束后不久首印的十万套很快售完,第二次印刷又是十万套。1978年西班牙国王、王后访华先遣队到达中国见到的一个景观就是:北京书店门前读者排着长队购买《堂吉诃德》新出版中译本的盛况。之后西班牙国王访华,我们把《堂吉诃德》作为礼物送给了国王。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

有人评价杨绛译本《堂吉诃德》:虽然她的西班牙语在众译者中不是最好的,但她的汉语水平在众译者中肯定是拔尖的,她的幽默感在众译者中也绝对是拔尖的。

1997年,爱女钱媛去世。1998年,相伴一生的钱钟书也逝世了。杨绛以92高龄写下的《我们仨》,点点滴滴,哀而不伤,记述了他们一家三口数十年来所历经的风风雨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书中诸如这样的句子,读来叫人长久回味。

《我们仨》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同步出版后,海峡两岸好评如潮,成为读书界2003年共同推荐的好书。至2016年销量已经超过100多万册,而杨绛先生将这笔不菲的收入全部捐出。

在生活中,杨绛的镇静大方也是对丈夫钱钟书最有力的支持。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钱钟书的手稿。钱钟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杨绛在解放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的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表示愿意修好两家关系。还有一次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钟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劝钱钟书,你的小说里不是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那只猫可是林徽因的猫,“打猫要看主妇面”,不要因为“猫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杨绛先生晚年一直栖身于北京市三里河的一处小区,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钱钟书逝世后,对于杨绛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整理钱钟书作品和手稿。钱钟书的手稿数量庞大,整理后发现竟然有7万多页,最终整理成了《钱钟书手稿集》。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她在战火纷飞中依然保持坚强与乐观,在十年动乱时依然那么平静与理性,她坚守知识分子的良心,坚守于传统女性的慈爱,在漫长婚姻中一直大度和乐观。

最后,我们一起分享杨绛先生在《我们仨》文末所写: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文/恋上果酵素果冻,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