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毛病引发的感慨
不知是不是年龄大了,明显感觉到身体不如前,现在对身上的各种小毛病都很在意,基本都要尽快去医院查一查。
前两天感觉眼内进了异物,隔天没好转,昨天跑去医院查。医生说除了有些发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只是测眼压时因我忍不住眨眼,测出来的眼压偏高。
“眼压偏高有可能是啥问题?”
“青光眼。如果家族中有病史,以后到医院要常来复查,可能会遗传。”
回来网上查了青光眼,妈呀,可能会失明,且不可逆。顿时有些心慌,医生咋不给确诊一下呢?万一真的眼压高呢?下午眼睛似乎更加发涩、难受。已经想着过两天去眼科医院检查。
今早醒来,感觉已有好转。这下心情也好了:至少目前眼药水还管用。
我们对疾病的恐惧是无可避免的吧。尤其后果可能会很严重的疾病。
去年公公因感冒不舒服,检查出肺部结节,医生一句“极小概率可能有其他问题”,也让公公寝食难安好几周,直至做完各种检查确认没啥问题。他想到最坏的结果是癌症。
我当时劝他,最终结果确认前,不要自己吓自己。
但当自己遇到“最坏结果”是失明时,也有些发慌。
但在恐惧之后,怎么应对呢?
被恐惧控制,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还是要把情绪和事件分离,分析清楚事件和后果,才能更好应对。
如果能在情绪来临当下做到这点,那是高手,是自己努力的目标。现在做不到当下分析,就尽量在事后做好反思。
造成恐惧的时候事件是“可能是青光眼,最严重的情况会失明。”这一事件中有两个不确定性:不确定是青光眼这种疾病;即使是,也是最坏情况才失明。所以,恐惧情绪是由很小概率的事件引发,要把注意力转到大概率事件上:可能是普通眼疾,不太会失明。
眼下能做什么?
遵医嘱,用药观察,多休息。
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所求的应当是在当下状况中的最好处理方式。
无法坦然,但也要理解自己的恐惧,接纳恐惧。明白这种情况下的恐惧是正常情绪反应。
最终也要明白,这是身体给自己释放信号,要关注,不要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