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样,看看这部剧
说起老北京,大多数人印象里是四合院、胡同。
有人说,是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也有人说,是北京人的人文特征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戏,就和北京的胡同有关。
《芝麻胡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e377a5582d7dc7b0.jpg)
《芝麻胡同》是著名京味导演刘家成的又一京味年代剧。
再看看刘家成导演的其他京味作品,《傻春》、《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不用多说,作为北京人的刘家成走过了9年的京味创作之路,这一路收获了无数的肯定,更是京味作品的质量保证。
尽管如此,初看《芝麻胡同》时,还是有些许担心的。
年代久远,又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最怕剧情过于啰嗦小气,无法满足观众的味蕾。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是一部在一众老戏骨精彩演绎之下的京味儿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5a15526cf32f8cc5.jpg)
故事开始于一九四七年春天,北京。
在酱菜园子沁芳居采黄子的大日子,一个老梆子怒气冲冲的进门将忙活的众人大骂一顿,原因是如此的百年老店竟然用劣等的黄豆做酱。
这个老梆子就是远近闻名的酱菜把式孔凡喜,俗称孔老痴。
老板严振声(何冰 饰)闻声赶来,应了孔老痴的说法(用优质豆子),并把这个手艺一绝的酱菜把式留在了自己的酱菜园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2595016508687b76.jpg)
说起严振声,
他不过是个住在芝麻胡同的小人物,无权无势。
但是他又是沁芳居的大人物。整个的沁芳居都归他管。
要知道,在那时候的北京,沁芳居就像现在的“稻香春”一样出名,靠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腌咸菜的手艺闻名四九城。
而那时的胡同,除了作为交通线路外,更是人们联系情感的纽带。在胡同的方圆百里溜溜弯,聊聊家长里短,这是北京人独有的特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4353b1330d9002d2.jpg)
可是产好豆子的丰润并不太平。
和严振声同去采买的是自己异性的的亲哥哥(姓俞),结果回来的路上惨遭国民党杀害。
一个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死再平常不过。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
严振声伤心难过,俞老父更是无法释怀。
关键是俞家大哥未婚无子,严振声虽有儿子孙子,但是都不姓俞,因为严振声是俞老父从小过继给舅舅家的孩子。
俞老父不是成了老绝户吗?
在那个比较封建的年代,老绝户可不是个好名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632b56fb881da7bb.jpg)
俞老父不想当个老绝户。
于是,他给儿子严振声支了个招:在俞家单娶一正房妻子,生儿育女,延续俞家香火。
可是这个年近四十的严振声在严家是有正房太太(林翠卿 刘蓓饰)的。
对于俞老父的这个想法,林翠卿是有一百个不情愿,可是无法辩驳,只能依从。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1443f40b4cabd383.jpg)
严振声既是沁芳居的大老板,又是严家的顶梁柱,更是俞家的精神支柱。
他的肩膀上扛着的是几十人口的生计,负担着林翠卿的命运,更是一个仁义大孝的好儿子!
酱菜园子资金不足,无法周转的问题,他得解决。
林翠卿的想法她得考虑。
俞老父的意见他得遵从。
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很多事情自己无法做主,更不能我行我素。局气不言而喻。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6a2ff75950ebb63c.jpg)
迫不得已,严振声准备卖掉慈禧太后御赐的六品顶戴,要知道这个顶戴、黑马褂和腰牌可是沁芳居的镇店之宝啊!
所以才有了六国饭店里严振声和琉璃厂的李老板谈价钱的故事。
谁知,在这里他管了一“闲事”。
六国饭店的女招待牧春花(王鸥 饰)险些被国民党军官吴友仁强暴,是严振声的一个爆头酒瓶子,解救了牧春花。
严振声仗义了,被打的吴友仁可不乐意。这也导致了吴友仁和严振声的矛盾。
对一个男人来说,打人与被打,应该可以用芝麻小事来形容了。
可是,在那个不太平的年代,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感受就会不同,对这件事的反应就不同,这就是人生百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ffb7235643d13b2a.jpg)
严振声忙活着,林翠卿忙活着,俞老父忙活着。
严振声为了沁芳居的资金和俞老父的嘱托忙活着。
林翠卿为了严振声的婚事张罗着。
俞老父忙着严振声物色新媳妇。
二人都把严振声蒙在了鼓里。
巧的是,林翠卿看不上俞老父物色的外面人,而俞老父也看不上林翠卿的人选。
林翠卿的贴身女侍宝凤正是林翠卿选的人,家道没落了的正黄旗后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6c7a7d164fefd40e.jpg)
北京那么大,严振声也不会谁都认识。
北京那么小,从一个胡同出去,总能从另一条胡同绕回来。
绕来绕去,另一个胡同的牧春花正是俞老父物色的外边人。
关键是干过女招待,还是严振声儿媳妇的娘家哥哥郭炳聪惦记的恋人。
这关系、这背景,想想都让人觉得复杂。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009bee326329427a.jpg)
在民国时期,封建思想还没有完全瓦解,新思想已展露锋芒。
男女婚嫁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种是你情我愿。
严振声与牧春花开始了第一种形式的婚姻之路。
而郭秉聪积极的走在第二种赢得牧春花的道路上。
让人意外的是牧春花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严振声。
一无所有却好足面子的胡同邻居郭秉聪开始记恨严振声,因为自己的亲家爹给自己抢媳妇。
现代人讲究好聚好散,而郭秉聪却却跟严振声杠上了。
他认为,只有有钱,才能娶得牧春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afde26876526a32c.jpg)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
可怕就怕在有些人过度在意这些小事。
郭秉聪为了报复严振声,投靠了吴友仁。
他鱼目混珠的换了严振声六品顶戴的珠子。
吴友仁利用这颗珠子,设局折腾严振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df35690f10dc5961.jpg)
整部剧里都是矛盾,而且都是小矛盾。
问题因为小矛盾而引发,又因为人物特征而不断转折高潮。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f005e64b160ac7f2.jpg)
作为一部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以其独具的京味特色,将北京人的幽默风趣、宽容隐忍、责任担当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展现的淋漓尽致。看这部剧,感觉非常的贴近生活。
比如男主严振声。除了酱菜园子的老板这个身份外,他还肩负了一家人的责任。
所以,他对待亲人爱惜和宽容。面对自己的妻子林翠卿、父亲俞宗一的安排,他因为内心的亏欠,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依从。
面对自己儿媳妇的亲哥哥郭秉聪,他宽容收留,不计前嫌。
面对自己的妻子、酱菜园子的伙计们,他毫无架子,玩笑耍乐,又真心相待。
面对恶霸吴友仁,他选择适时隐忍,但绝不认怂。
……
他的骨子里是北京人的局气、讲究、仗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02a15c61c7015541.jpg)
其次,剧中的京味在语言上表现的毫无违和感。
在剧中可以听到地道的北京人再用北京腔在说话,夹杂着无数老北京的老俗语,比如:“没有不会逮耗子的猫,老天爷也饿不死瞎家雀”、““砸的是招牌,丢的是脸面””……这些俚语让人听着非常的舒服接地气。
当然话里话外还带着北京人的幽默与风趣,喜欢贫,喜欢侃,幽默搞笑之余又带着皇城根的气派和傲气,碰到事自嘲一下就过去了。
就连北京人独有的饮食文化,在剧中也有呈现。
比如老北京人最爱的豆汁,很多的外地人都喝不惯,可是男主严振声却倍儿喜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56cc7efd485bd697.jpg)
除了语言的京味,这部剧的布景和细节也是可圈可点。
《芝麻胡同》的布景动用了近千名工人搭建了一个传统的四合院、一条北京胡同加一个酱菜园子。就连每个房屋、窗子、门、树木、盆栽的位置,都是精心布置的,因为真实的四合院是非常讲究的,连院门在哪、厨房、门房、茅房在哪儿都是有规矩的。真实的还原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
开篇有几个个镜头是老北京天桥杂耍盛况,像撂跤的、耍中幡的、唱双簧的、抖空竹的……这些都是老手艺人的真实出演,很多还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85dcb242b80b1f08.jpg)
除了场景的选择,剧中各种服装道具也是真实还原,诚意满满。
导演找到了很多的老照片,来还原当时北京的“土气”。
当时的男士发型是油腻的偏分短发。
女士的衣服料子都是瑞蚨祥的绸缎。
胡同里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车。
就连沁芳居做酱的整个过程使用的道具如黄豆、大缸、腌罐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还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6b9db28f675e6c30.jpg)
最重要的是,《芝麻胡同》应用北京特色将时代背景和人物故事联系在一起。
一九四七年,也就是民国三十六年,没落的清政府已经瓦解,但是封建思想依然健在。
严振声大哥的去世催生了俞老父给他单娶一房顶立门户的想法。
而此时也是中国的转折年代,解放战争已经打响,而北平却看似和平。
严振声的路见不平引发了他与国民党头目吴友仁的矛盾,而他对牧春花的的爱恋加剧了矛盾的恶化。
在这一系列普通北京人的生存法则里,写满了胡同里的柴米油盐,填充了北京人的相处之道,充满了人间烟火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8424/91af978f55da25e3.jpg)
而在一系列坎坷的命运中,人物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的调整,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所以说:胡同里的柴米油盐折射出了人物的人生百态,人物的智慧又促进着社会与文化的不断发展。
他们既是普通的小百姓,又是掌控命运的佼佼者。
今天,被《芝麻胡同》吸引,除了故事好看、角色动人外,更多的是怀念于他们身上那种诙谐幽默、肩挑重任、又有自己为人处世的独特原则和底线的人物特色。
我们或许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我们依然可以将这样的人物特色应用在自己身上,形成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