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

第1次DISC分享后的复盘心得

2018-09-07  本文已影响201人  9fd6cd6962cb

上海学习结束之后,就着急输出分享。

一来是想看看效果,看看自己能不能行(C缺乏自信);二来是死党太优秀,行动力超级强,课程结束当晚就剪辑了《欢乐颂》的片段做素材,还做了PPT,第2天就做了内部员工培训。

看到真是汗颜!真是自愧不如!该死的,我的D都跑哪了?!

于是,9月4号在返程的火车上,就电话给一姐姐,嗷嗷叫的要给她的小组做了一次分享。(主动找I)

约了9月5号下午13:30.

小组7人,一人出差,实际到6人。

小组背景:某保险经代公司独立经纪人。

其中:1个高级合伙人、3个中极合伙人、1个新人、1个还未出单的“老人”

小组情况:喜欢讨论、但彼此有隔阂、对小组长也有意见、对其所在的大团队现状不满、成单率低表现在没有自信或认为不够专业

我是5号一早凌晨近5点到家,完全没有准备PPT和任何素材,就带着一张大脸去干讲了。

分享主题是:

分4个Part:

WHY:上来先告诉本次分享的主题,让听众抓住关键词:了解他人、快速成单,以调动其认真听课的积极性。

WHAT:然后开始简单口述了DISC的探源

之后,手画了一个冰山图

并举了一个例子:主角是他们都认识的一个朋友:女性

主角有一个行为:某天突然去理了一个光头

她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说明什么呢?

认识不等于了解,了解不等于懂得。

使他们知道并理解:

DISC是一种“行为风格”测试工具, 不是“性格特质“分类工具;提供的是一种“线索”,不是”标签 ”。

再具体的从“一个中心两个维度”讲解DISC核心理论,举例4种特质的代表人物。

HOW: DISC识别看看,讲述了4种特质不同行为风格的表情动作,具体画像到4种特质的代表人物,教会听众识别,先从了解自己开始,然后是给他人贴标签。

同时,这里也着重强调,贴标签的目的是学会了解和看懂他是谁?之后,要撕标签,因为DISC强调:每个人都具有这4种特质。

如果说前边两个环节,带动了听众的专注度。则第3个环节,调动了其参与度。开始主动喊出自己是哪种特质,并细数工作和生活中谁是哪种特质偏多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控场,鼓励谈论,但要控制时间。

DO:DISC在销售中的应用。  这个环节氛围一下转变到:兴奋、惊叹

开始对4种特质的行为风格进行剖析:找优点找弱点找应对方法方式,在实际的应用场景用,我们要怎么和客户打交道,出保险理财方案时要怎么应对。在日常客情维护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这里需要强调DISC的三个应用,通过贴标签、撕标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不同场景/环境或针对不同行为风格特质的客户,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特质。

然后随着谈论声,课程自然结束。

复盘:

1. 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输出精美的PPT,主题要精准直入人心

2. 互动环节的素材要丰富,可以随时切换

3. 讲课时的节奏点、授课时间、互动时间要多注意把控

4. 结合客户情况和现场的气氛,自然的切入广告:比如个人分析报告及解读。。等

5. 觉得貌似需要买个任博老师那样的沙漏,用来练习授课时间的把控

6. 需要多学习多衍生课件,多出去输出分享,想办法要赶紧把学费赚回来。

复盘结果:

1. 根据第1次的分享情况,复盘整理了该主题的正式课件,并增加了互动、视频识别看看和个人简介

2. 输出一篇简书,作为记录。希望可以帮助其他的伙伴。当然更希望可以得到高人的指点。老司机,请多多带带我!

插播

6人:1人大I ,5人大C..

小组长用I的特质答应收作业和督促,结果用了C的特质,不知道是受打击还是反思自己了。。然后掉坑里面没有见出来,截至目前还有3个C没有交作业。

分享下收到的学习反馈,后面图片太多可以选择不看。哈哈哈

1.

2.

3.

4.

5.

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