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专栏英国之旅 旅行·在路上

我认识的一个印度人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39人  空空过去

说一个在国外我很注意的事。我的房主是印度人,我问了一句,你信什么。

在国外,我一般会问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好知道人家的避讳。他答:印度教。每天早上,我就见他站在屋里的神像前,虽然他没发出声音,但我知道,那是早祷之类的。他的神像长相很奇特,人身但不是人脸。宗教问题很敏感,我不想妄加揣测,也不想拍照议论,待我研究一下印度教再来说。

昨天我去LIDL超市,是想买牛肉的,我喜欢买牛肉一是因为肉比菜便宜,二是我得吃得有热量的,不然感冒伤不起。依稀记得印度教牛是神物,他又是素食主义者,我就不敢买了。不然我在家炒牛肉他的宗教信仰接受不了,这对于他们是亵渎把。他下班回来的时候我跟他提了一句,果真,没买牛肉是对的。

我并不了解印度,因为我没去过印度。没有去的原因,是网上关于女性独自在印度旅行的安全报道实在让身为女性的我惊悚。有人说:中美那么乱,你都敢一个人去,印度怎么不敢了?我说:中美有的国家治安排名官方数据是全球倒数,那是因为当地盛产黑帮。但拉美的文化受西班牙文化影响,对女性并无偏见恶意,中美治安不好不是针对女性,反而,也许男性独自去旅行被偷被抢的可能性比女性要大。所以,女性去这些国家相较之男性并没有更危险的说法。但,有的国家不是这样,女性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地的文化针对女性,歧视女性。女性要独自去就得慎之又慎。

网上看在印度居住了十年的华人写的文字,他写,国内使劲黑印度,印度同样不遗余力黑中国。他有句话很客观:大意是去一个国家需要花时间去感受,不然匆匆而过几天时间,带走的就只是吐槽。

这话非常客观,网上很多旅游文字,对很多国家,包括印度的描述就成了吐槽吐槽吐槽,抱怨抱怨抱怨,好笑好笑好笑,我相信,很多有事实的成分。但我更相信,每个国家都有隐藏在旅游景点表象之下的文化,那需要花时间去感受,更需要和当地人交流,接触才能感受到。

我没有去过印度,也没有跟印度人实际接触过,尽管网上铺天盖地的负面文字,但我本人并没有实际的印度经验。我在伦敦的印度房主倒是我第一次接触印度人,他当然属于非典型性印度人。他是软件工程师,在香港工作过10年,现在又在伦敦,金融行业。但凡在海外留学,工作,移民的普通印度人,意思是靠自己能力的,这样的人基本素质面是在线的,毕业以后就在国际化大都市工作的背景塑造的也是一个人国际化的一面。所以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印度阿三这样不靠谱又搞笑的人。

我并没有觉得他好笑不靠谱,反而,我觉得他靠谱,又有质朴的一面。这种质朴是属于东方文化下的质朴。东方文化不同国家虽然有各自的文化,但有共性,譬如家庭观念,婚姻观念,集体观念,虽然在全球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会受到影响,但依然与西方文化有本质的区别。

说个小例子,我们的中饭,吃完以后他说:晚上我不在,你吃什么呢?

我说:我有土司面包,还有中午剩下的青豆。

他说:我帮你做个汤把

我说:晚上我不想喝汤,不想上厕所

他:我帮你炒个蘑菇把 

吃完中饭,我把自己的碗刷完回我的房间码字,就听到厨房里他在炒菜的声音和独特的印度香料的味道。印度人做饭口味重,和中国一样重口味,喜用多重调料,当然他们入味的调料和我们不同,他们是各种咖喱香粉。老实说,他炒菜里加的咖喱香粉入味我觉得很好吃,很香。

上照片把 ,昨晚的印度米饭,很长很长,我个人觉得很香,网上有人说不喜欢 

他做的印度饭,汤也是勾芡的

中午的午饭 

印度面包

饭友对我的定义是:可以一起做饭一起吃的人,如果只是一起出去吃饭也有意思,但一起做饭一起吃更有意思。只要是他做的印度饭,我每餐都吃很撑,就是好吃啊。亚洲菜,管它哪个国家,都比西餐好吃N倍好嘛。吃饭的时候,他问:happy高兴嘛

我:是的

我难得因为食物因为吃饭高兴,因为一顿美食无法带给我愉悦的感受,我说的愉悦是精神层面感受到愉悦。意思是口腹之欲无法让我愉悦,顶多是:哦,好吃,也就这样,没了,如此而已。

可我吃这印度料理分明是觉得高兴的。想来他不是我第一个打过交道的印度人,之前在德国汉堡时我也住过一个印度留学生宿舍,只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就坐巴士去丹麦了。我也没有什么不愉快的经历,我想:在国外旅行,不靠谱的人哪里都存在,尽量选择靠谱的人,如果他的教育职业基准面摆在那里,那么碰到不靠谱人的比例会低一些。

我不希望我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旅行最终变成了文字里的吐槽和抱怨,如果是这样,我觉得那么那次旅行就是失败的,一定是我的问题,我错失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人从本质上是一样的,有善有恶,我想去感受每个国家善的一面,从他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