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听熟重熟轻
到底"会说话"或"会听话",哪个重要?
说重点:
会听话的人,不一定能说;
自以为会说话,不一定能听。
人和人聊得来,是因为沟通时在微调,频率同频了接轨,继续往下走出了共识。
一般来说,不同频的人很难交流下去。因此,欧阳修才教我们这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您放心,只要你有心去发掘、沟通,这辈子一定可找到同频的人。
不管在工作上或人际互动,我们还是会遇到不同频的人,因为工作的不得不,必须交流下去。这里头牵涉到心态的转化和交流的技巧。
以下我们一步步来先明确什么是「沟通」。
所谓"沟通",是两人用声音、眼神或是肢体语言如写字做交流的一个过程。
沟通还有另一类,这是我们不容易达不到的境界,也就是大略能读懂对方的心,容易理解对方也就是他心通。或许这功力需要修炼到某个程度吧。这一块我们就不赘述了。
在工作上,为什么伙伴之间必须要交流,就是要相互了解到对方的需求、目标、感觉感受和做事的方式、方法。
若只透过声音、靠书写来了解资讯,而没有当面接触,我们是无法得知对方在做这件事情的态度,和他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因此,若跟新人(不管是同事或者是上司),要达成有效的沟通,只有一种形式就是"面对面沟通"。经过几次面对面的交流,透过眼神、表情、声音和语言的交流,会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这样的交流沟通,不只是只有口说,最好做文字记录,事后确认就会更容易达成共识。
相互之间对事情的看法,在某些程度上的了解之后,在工作上就会比较省事、省时,不必非要面对面沟通不可了。
说话,其中一个心法就是~
说多不如说少,
说少不如说好。
这个"说好"的关键,就在"听"。
跟人交流,首重聆听~听多于说。
要听到他说什么,
甚至还要听到他没讲出来的。
要理解(Catching)到对方真正的想法,你跟他的对话才能持续,也才会有意义。再者,
若是都知道说也很能说,
但真正了解"说话的目的"吗?
相信各位都会说,说话的目的就是沟通、交流,或是「让对方了解你的想法」,还有人说就是「要说服对方」。这么说,对吗?
错!错!错!记住:
沟通交流,只是
说话的过程,它不是目的。
说话的目的,一定要满足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1.倾听。先听对方说什么
2.要听懂。你说的内容对方能听懂。
3.听进去。对方能听进去。
一、倾听。
不要就急着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那你根本没有办法听到他想的是什么。因为你已经先入为主的主观制押他了。
只有先耐住性子去聆听,才能理解他真正想法,不是你要說很多。所以,得看着他,用心听。除了听他说出来的,还有用心观察他的行为语言,听他没有讲出来的。
二、他能听懂吗?
许多人跟对方说话,就以自己了解的方式去说,从没有思考要以对方的教育或思考水平、以对方的认知理解,去说给对方听。第1关当你能学会倾听之后,第2关才真正是考验你的同理心,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些人有了倾听的能力,但在这第2关没走通,自然对方就无法理解,你到底读懂他没有?
三、能听懂,愿意听进去。
你说的他并非听不懂,
而是他不想听,不愿意听进去。
这种状态,是不是虽有交流,但没有结果?
虽然今天的文章内容有点长,但能把我说的重复看过两次三次,当你理解通透后,你必然是一个不是搞套路而是能理解对方,并帮助到对方的沟通高手。
有时,有人找你抱怨或丟垃圾!
其实,他并不是非要你能帮他解决什么,他只是想找个听众,找个人倾诉。
当有个人愿意(当听众)听他说(倒垃圾)的时候,他的心头就慢慢打开,释怀了。
有耐心聆听的人,才是有爱、有格局,也才是有包容力的人。
我是萧力恒,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