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孟诗派及其他诗人
韩孟诗派是唐朝中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种诗歌流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包括李贺、贾岛、姚合等人。
在唐诗经过长期发展并已取得极大成就以后,他们注意更广泛地从前代诗歌中吸取营养,有意打破传统的表现手法,追求奇险、怪僻的诗风,在内容上注重表现诗人的个性和情感;在艺术形式上他们追求创新出奇;在创作态度上他们讲究炫才或苦吟,由此发掘新的形式、语言、意境,创立出自己的新风格。
韩愈是诗派扛大旗的人,他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长大,9岁时,哥哥韩会因受牵连被贬至如今的广东,三年后哥哥病逝。
之后他经历安史之乱,是嫂子带着韩愈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童年凄惨,但他读书勤勉努力。18岁的韩愈第一次走进长安,参加科举,但因为科举要求写骈文,他却喜欢写古代散文。
直到公元前792年,韩愈四进考场,终于考中进士,然恰逢科举制度改革,他又再次落榜。此时嫂子又病逝,这时韩愈的生活是最差劲的。之后又两次科举,仍然落榜。
韩愈28岁遇到了董晋,但仍没有被重用,此时他写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宪宗年间,回到长安,因跟从裴度赴淮西平定叛乱之功,升任刑部侍郎。后又因谏迎佛骨惹恼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回京担任吏部侍郎,不久卒于长安。
韩愈从来不是谄媚之人,他以道统为己任,即使他的一生都被按在泥土地里摩擦,也不改初心,坚强刚毅。从他的诗词里可以看出报国志向,他的作品很少讽喻朝政,他认为诗文要有娱乐性,突破了诗歌的传教性,他特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遣词造句的奇特和“以文为诗”。
韩愈主张“务去陈言”,作诗讲求推敲文字。他不仅爱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通俗口语,力求出新。他的思想和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包容、创新的思考方式和精神风貌。
孟郊和韩愈是忘年交,孟郊与韩愈并称“孟诗韩笔”,他作诗以苦吟著称,多为五言古体。艺术上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孟郊大韩愈17岁,第一次见面就相见恨晚,孟郊是浙江德清人,出身贫寒,遭遇不幸,仕途潦倒,在46岁才考中进士,56岁才当上官,一生贫困潦倒,后来丧失3子,所以他的诗比较苦寒,性格正直孤僻耿介,所以受到很多人排挤。
他的诗多写自身的穷愁孤苦。如组诗《秋怀十五首》、《答友人赠炭》等;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一些诗不仅反映了中下层文士的艰难境遇和怨怼情绪,还能透过个人的命运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如揭示现实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不平,针砭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
孟郊的才华不如李白杜甫,所以刻意苦吟,认为勤能补拙,由此也写出了不少佳作,如《游子吟》,诗中以缝衣的细节表达慈母对游子的爱,朴素自然,亲切动人。又用阳光、寸草比喻母与子的关系,意味深长。全诗平易近人,清新流畅,于淳朴素淡中表现了人情的浓厚真淳,故为人传诵,有“诗随过海船”之誉。
贾岛布衣之家,做过和尚,和孟郊一样,把诗歌当做生命,与孟郊同以苦吟著名,苏轼说“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便是指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这与他们出身平民,屡试不第,性格压抑、内向有关。
贾岛的诗多表现贫穷愁苦之态、孤寂索寞之情,题材狭窄。作诗多以铸字炼句为胜,缺乏完整的构思,故有佳句而少有佳篇。
《暮过山村》一首中“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两句,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见于言外。也有豪壮之作,如《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寻隐者不遇》一诗如行云流水,是其中较好的作品。
与贾岛诗风相近的还有姚合,两人关系尤为密切,虽然诗歌风格相近,但姚合的诗相对贾岛来说更加平浅,因此世称“姚贾”。他的诗歌以五律为主,风格独特,以幽折清峭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尤其善于捕捉细微之处,表达内心的情感,诗风清峭。
曾授武功主簿,因称“姚武功”。多赠别酬唱诗,也有少数作品反映时事民生。善于摹写荒县僻邑萧条冷落的境况,代表作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姚合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迁徙和职务变动,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后人誉为“诗鬼”的李贺,从小就展现出非凡才华的李贺,7岁便能作诗,15岁时就因才名而被荐举为官。
李贺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其诗想象奇特,气势磅礴,风格独特,开创了“长吉体”。他的诗句中,有一句名垂千古,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那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他就像是划过长空的流星,19岁成名,27岁离世,最有创造性的诗人,他是没落皇室的后裔,自称“唐诸王孙”、“宗孙”。这样的出身加上诗名早著,李贺自视甚高,充满浪漫的理想。
然而家族早已败落,家境颇为贫寒,再加上由于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他的理想抱负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并且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人生的苦涩,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忧郁与激愤的情绪,渗透了李贺的大部分诗歌。
他的诗奇崛冷艳、虚荒诞幻,主要体现在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超越现实迥异常境的想象夸张、大量虚幻意象的营造,奇异峭拔的遣词造句,以及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上。
他是一个遭遇不幸的天才诗人,当时国运不昌,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怀才不遇让他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寄托在诗歌上,在诗歌中获得了永生。他的一生,就像他的诗一样,充满了悲壮和奇异,令人惋惜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