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豁达的育儿观
洗儿诗
(宋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洗儿诗是苏轼侍妾王朝云生了第四个儿子苏遁时写的,这首诗意思看似浅显直白,其实细品能读出其中的旷达意味。放在现代社会,父母越疼爱孩子越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好好学习,考取清北。自己的知己爱妾生的幺儿,苏轼肯定也是喜爱得不得了,但是苏轼却不这样说,他觉得自己被“聪明”误了一生,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太聪明,只希望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既然这么看得开为啥写“到公卿”。有人说这是苏轼讽刺当时的“公卿”又愚又鲁,和“聪明误一生”的自己形成对比。
我们知道苏轼写诗经常喜欢开玩笑,苏轼调侃好朋友张先老牛吃嫩草“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他嘲笑朋友陈季常怕老婆“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按照他的风格,这首《洗儿诗》表面是表达自己的育儿观,实际上也是苏轼对自己的一种调侃。也是他面对挫折面对人生的一种豁达精神。
责子
(魏晋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是陶渊明写自己五个儿子,他感慨自己老了,但是五个儿子都不爱读书,大儿子十六岁懒惰无敌,二儿子也无心文术,三儿四儿十三了还不识数,最小的儿子九岁了只知道找好吃的。看上去没一个能和老爸一样好学奋进的。要是换成现代人,家里五个熊孩子,贪玩懒惰不学习,早就气得血压高升,心脏病发作,搞不好还急得跳楼求解脱。但是陶渊明没有,他说天意就是这样,我还是喝我的酒去吧。虽然看着这群熊孩子很牵挂又无奈,但他却展现了一位父亲的豁达,你们玩你们的吧,开心就好。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戎马一生,战功赫赫。这是他写的三个孩子在农村生活的场景。大儿子在认真锄土种豆,二儿子正在勤勤恳恳编织鸡笼。最小的儿子在干嘛呢?这个最顽皮的孩子正趴在溪水边剥莲蓬了!前面两个正经干活的儿子一笔带过,幺儿来一个“最喜小儿亡赖”。不知道老大老二听了什么感受,心情绝对是哇凉哇凉的。放在现在,勤劳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吧,辛弃疾却不,那个啥也不干的顽皮小子才让他感到最欢喜。在现代人看来,这老父亲的心真大真够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