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着的体系里,向着美好出发

2022-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霖梦悦书

小雷是厨师长,每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在W市算很高了。按理来说,他应该活得比一般人好。

可他喜欢高消费,老管不住自己,总是嘴抹不着鼻子。双11过后,他又成了月光族,竟然为早餐发愁。他不得不找配菜的阿姨借200块钱去救急。

而配菜的阿姨,一个月的工资才4000块。她把平时零用的钱除开,每个月还能存下3200元。她不仅活得滋润,而且还能接济一下类似的人,颇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

活着很简单,只要能够满足人基本的生活标准就可以。但是要活好却不容易,它不只由金钱决定,而是一个人内在的平衡、自信、爱、富足与好习惯共同发力的结果。

怎样才能从活着到活好呢?《从活着到活好:美好生活的100条法则》会给你答案。翻开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松浦弥太郎先生的《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有着隐形的连接,只要你会在里面找到共性,一切都会为你所用。

余华先生的《活着》,让人想想都觉得可怕。好在,那样的时代过去了,我们来到了新时代,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更好。《从活着到活好》的作者很用心,小贴士一样给读者罗列了100条美好的生活法则。这100条法则被作者分成了11个章节,让读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我们经常听人说: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这是为什么呢?道理上的明白,并不是真正地明白;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都是假明白。我们只有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并且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得到大智慧。

第一,在自己的身心灵里设置一个平衡器。

人和人之间的痛苦,都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自己,不生分别心,不与他人攀比,适时地发散自己的关注点,不专盯着自己也不专盯着别人,在中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上行通道,我们的下行通道便关闭了。

这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身心灵里设置一个平衡器,既可以对外开放,又可以对内修炼自己。尤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软瘾与内耗,常常对抗不了。我们可以从内部触因入手,去找到外部触因,重新制定清晰的基本法则,利用平衡法让自己获得幸福。

好多人都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当下觉察到了自己不幸福,不去作改变,却要等到明天呢?明天复明天,它会被我们的借口耗光的。它极其不确定,想到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不仅体现了自己的知行力,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这本书中有些法则建议你活在过去,有些法则劝你活在当下,有些法则告诉你展望未来,但是真正的秘诀就是三者之一,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平衡法则,可以让人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目标,根据老法则去制定新的生活法则。

平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我们的身心灵平衡了,幸福才可以处于常态。我们不是非要活得四平八稳,而是要在平衡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幸福源。

第二,把自己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你的自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如何看你,或者更确切地说,取决于你以为的别人对你的看法。”

你还记得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吗?真正的自信是用自卑建立起来的,它不会随着外界的流变而变化,它会让自己的心属于自己,不会被任何人牵着鼻子走。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自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毫不畏惧地迎难而上。

你的信仰是什么?你坚持的信念是什么?用这两者来构造自己的自信体,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有目标感,更有力量感,同时也会越来越喜欢自己。

有一个习得性无助的人,深谙一个人挣扎的苦恼,然后他就去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用弱链接去建立自己的习得性乐观。他发现自己不仅摆脱了自卑的牢,而且越来越自信。

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爱自己、并且成为自己。但这要基于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很多哲学家都把它变成了终级法则。我们只有自己把自己搞懂了,才知道自己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哪里需要改,哪里需要升华……

人生的高度,都是自信抬起来的。我们只有先坚信自己,才别人才能坚信你。所以,想要成功,你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第三,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去构筑美好人生。

“我的生活我做主”,是很多人的口号。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活着”的状态。

很多人不是被物欲束缚住,就是被手机拖下了水。它不仅占用了我们的运动时间、美食时间、学习时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让我们在表象的粉饰里看不清自己。

这个世界正在奖励超级自律的人,他们知道如何放松身心,如何磨砺心智,总会为突破自己做出努力,但总是能保持一颗淡然之心顺应当下,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并且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高清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

笔者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他们为了每天向雪师学习,每天早上5:00准时起床,准时打卡,准时看直播,准时做笔记,准时完成各种小繁杂的任务。

这样的习惯坚持久了,就成了我们无形的财富。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别人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才能感受到当下的点点滴滴。从活着到活好,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突破。当我们能够随身携带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美好的法则去做事儿,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大器晚成。

结语:我们不仅要活着,更要活好。

《从活着到活好》的作者是理查德.泰普勒,他被誉为个人成长导师,受到了数百万读者的喜爱。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问题,而且可以从一条条法则中提炼属于自己的幸福大纲。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活着”的体系里有着自己的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当我们能够在“活好”上下功夫,总有一些生活法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任何一种法则,都是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服务的。我们不能死搬硬套,要学会灵活去应对,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然后用对应的法则去审视内心、感受变化、去发现更健康更知足的自己。

在“活好”这条路上,若100条法则不够用,还会有1000条出来。如果你有智慧有能力去研究新法则,并且执行到底,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美好大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