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认知)语文与阅读

陌上杨工作室‖怎样阅读才能有助于学生写作

2020-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杨

        很多家长和老师问,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还是不会写作文,问题出在哪里?

      1、阅读和写作贯穿整个小学到高中。语文考试中,题量增大,作文占分高,我们都希望孩子会写作文,考试作文拿高分。但是,喜欢看书是前提。

      2、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两种:略读和精读。何为略读,以追求好看的故事为目标,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去细嚼慢咽的读书方式,我们都可称为略读。略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略读的好处是让我们再短时间内吸收到很多信息。略读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是囫囵吞枣的读书,只是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把书当做消遣和娱乐,汲取的营养有限。那么,什么是精读呢?精读就是在解决课文生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熟读课文,学习语言的表达手法,深刻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我们也给孩子们买了很多课外书,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依然不会写作文,或者说遇到作文就发愁,和孩子没有精读有很大的关系。略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阅读速度,从而促进阅读能力提升。但是读书不关注细节,不去分析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的语段。孩子的作文进步必然缓慢,因为好的作文必须有精彩的细节。会读是写作的前提,而只有读到细节,关注细节,才可能写出细节。

      4、学校的语文课,其实就是精读课,但是很多孩子只是听,并没有把老师讲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读书中去,的确有些遗憾。如果老师把精读作为一种任务布置给孩子完成,或许效果就不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我发现这三种精读法是最好操作的。这就是:批注阅读,利用思维导图方式阅读,写读后感。

    5、“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读书要做批注。批注的时候,我们才会深入思考。而思维导图,更多是整体把握书中的内容,如果说批注是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思维导图,更强调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而读后感综合了二者的优点。

        总而言之,中小学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孩子好奇心强,课余时间多。如果我们的家长既关注孩子阅读的量,也关注阅读的质;孩子既会略读,也会精读。相信孩子们写出好作文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