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疲于应付眼前的事物,身陷于当前琐事的泥沼
江龙控股的起家颇具传奇,董事长夫妇来自江苏,夫妻二人于2000年来到绍兴县。董事 长陶寿龙当时只是绍兴县某工厂的一个外贸业 务员,但是敏于思考,对资金的运作很有想 法。
妻子严琪也就是后来江龙控股的总裁,行 事泼辣,在贸易开拓上颇有一手。尤其是在中 东地区,从事纺织业贸易的客商几乎都知道, 有位头发长过腰际的中国女人做生意和喝酒都 很厉害。
两人几乎在三四年间神奇地树起了江龙的 牌子,并于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上市,股票名为“中国印染”。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 个集纺织、印染、服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纺 织企业,拥有总资产22亿元,员工4000多人, 2007年销售额为20亿元。
2008年10月3日,陶寿龙夫妇在把手机留 给秘书之后神秘失踪。
目前可以证实的是,江龙欠银行贷款为12 亿,而这些贷款全部由当地规模相近的企业提 供担保。这些企业全部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江龙出事,这些担保巨资的企业也即刻陷 入了困境。企业领导人失踪,一定是经营管理 上出现重大问题,正常经营无以为继,背后的 原因值得探讨。
陶寿龙的失败,还是出在资金链上。几年 来,江龙公司的发展还是比较稳健的,思路也还清晰。
从2007年开始,公司开始了“坯布超 市”等一系列比较前瞻的做法,还投入2亿引 进11条先进的进口特宽幅生产线,这些生产线 一旦全部投产,江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纺特 宽幅印花生产基地。这也是江龙预备在纳斯达 克上市的最大亮点。
公司融资部相关人士说,正是预备上市, 公司把所有资金孤注一掷,抽调了各子公司的 流动资金,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 响。还有就是2007年年底,银根紧缩,银行收 回了1个多亿的贷款。
更可怕的是,江龙在资金内外交困的情况 下,求助的是民间借贷。从2007年下半年开 始,公司高层均出面联系民间借贷。
企业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而要走专业化道路。十几年来,中国企业家在认识上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误区——我一定要做中国、甚至 世界的行业第一。于是,盲目地、不惜成本地 扩大生产规模、经营领域,连不熟悉的领域也 进。
殊不知,规模在短期内是可以扩大的,但 管理却不一定能跟上,管理跟不上,成本就上 去了,而效率自然就下来了,利润也会摊薄。 这样的企业想不出问题都难。而且,辩证地 说,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优点。我们都知 道,船小好掉头。企业大小不是问题,关键是 企业要有盈利的能力和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 力。正如人的成长,企业由小到大,也需要一 个成长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违反 规律,必须是要受到惩罚的。
高瞻远瞩的第一技巧就是思考未来。你会 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巧,但是高级管理人员显然很少思考未来。相反,我们总是疲于应付眼前的事物,身陷于当前琐事的泥沼。
——罗伯特·默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