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与民粹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兰信子

精英往往是人所冀之的,民粹刚往往是人所行之的。

精英扎眼,民粹扎堆。

精英与民粹很像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与小人。

精英有负责感,明于问责,权责和负责。

民粹有负担感,谙于负债,负面和自负。

精英明于典故,民粹长于世故。

因为我们没有绝对有效的发现机制和培养机制,所以精英往往众里难觅,觅也徒劳,或者人人心中皆自诩精英。

民粹是历史的承担者,是时尚的边缘者。民粹有精英冲动,这点儿冲动是体制的动力。对民粹的一刀切是体制的方法论。

概念有数十万年的历史。

概念的内涵往往浸满着直觉。

概念的外延往往充斥着直观。

对于直觉与感性的恐惧与嫉妒,将民粹早早社会化,磨去青春的棱角,注入模中。“模棱两可”是外交辞令,又很难免。模棱两可对应着犹豫不决。

民粹多概念崇拜,对既定有鸡肋感。这是管理的重点。搭建概念建筑是民粹本义。充满沧桑与伧促。

从这点儿说,民粹并不真的在乎概念。

民主让苏格拉底祭了法,柏拉图看到了什么?——影子。

没有理念的光辉,哪来影子呢?

主观的能动性左右着我们的客观表达。客观表达充溢着我们的生产空间。

空间感是理性的基本意识。空间感左右着我们的舒适感。时间也被空间化为有空没空。以此形成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

空间的生产让精英与民粹得以显现。人没有生产的空间与空间的生产便沦于无明之中。

交规给每辆车一个独有空间。所有制度皆如此。

因为我们不是上帝般全知全能,所以也别拿他人当亚伯拉罕。

好的制度让精英和民粹都能生活。

我想精英是那路边散步的路人,但车里又为什么不是呢?

我们怎么样也要警惕,其实谁也不懂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