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教育

6岁前欠的,60岁后都要还——感觉统合影响人的一生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惠心千爱智慧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这是一组哲学问题,也是生命内在一直在追寻的答案。

    生命是一种传承。因为这样的想法,绝大多数的父母(不管自己成功还是不成功)都希望透过孩子完成自己未竞的梦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大量的结果都是事与愿违,甚至背道而驰,即使勉强从示相上成功(狼爸虎妈),也导致了亲子关系恶化,能够和谐共处,相互感恩的,基本上是凤毛麟角。

    

    0-1岁

    “哇——哇——哇——”

    随着一声声啼哭,焦急的父亲、疲惫的母亲、乃至于专注的医生、护士们,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一边有条不紊地照顾产妇,一边大声地报喜:“母子(女)平安!”陪产的先生,紧紧握住太太的手,感动而心疼:“亲爱的,你辛苦了!”,而产妇只能勉强地挤出一个微笑。

【我们或许做错的】再看看那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宝贝:从产道的强力挤压,那个力量甚至大到致使孩子的头骨变形,过程中可能还会遭遇产钳,终于出生了,疼痛还没有结束,突然转为用肺呼吸,非常不适应,以至于大哭起来,没有人在意幼嫩的视觉系统能否承受产房里耀眼的灯光,稚嫩的听觉系统能否承受众人欢呼和大声嘈杂的喧嚣,幼小的生命在整个生产过程所遭受到强烈而痛苦的刺激,似乎向他暗示人生必然要受苦。有些焦虑,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种下了。

    在承受范围内,生命是越挫越勇的。历经了生产过程中的千辛万苦,展现出异常顽强、聪慧和勇敢的特质。

    第一首要的条件就是活下来。无需父母交待,孩子主动地照顾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肚子饿了,决定要吃,通过大声的哭喊(其实是婴儿的一种语言),把食物喊来。生存第一,礼貌靠后,食物来了,张嘴就吃。吃完了,舌头一顶,告诉家长:“我饱了,拿走。”因为肚量有限,吃的不会太多,睡觉是减少消耗和酝酿能量的好办法。在还没有积蓄好足够下一阶段的成长养料之前,宝宝决定:吃了睡,睡了吃,醒了拉,拉空了再吃......

    【我们或许做错的】认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吃多少。一些家长会把孩子从睡梦中摇醒,因为今天吃的量还没有达到标准的ml。后来,很多孩子要么很胖(拼命吃不知道饱),要么很瘦(不想吃的时候还被逼着吃,每次吃饭都是痛苦的经历)。

    有了一些能量之后,婴儿不需要吃饱就睡了,有时候会睁着眼睛看看外面这个世界,跟自己以前那个黑暗的小空间,有点不一样。除了满足吃,乳头好像挺好玩。还发现了自己那双晃来晃去的手,原来是自己在控制的,放到嘴里,跟乳头的感觉不一样,拿到的东西,口感也不一样,不都能吃。喜欢尝试新的味道(辅食),体验酸甜苦辣。孩子注意到出现在眼前的那张(些)脸,好像并不一样,声音也不同。最初的时候,孩子渴望拥抱和抚摩来增加一些感觉刺激,以便让感觉系统更快地发展起来。在这个阶段,婴儿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外界的一切都是来满足自己的,也就是围着自己转的。

    【我们或许做错的】不能抱太多,不然以后就放不下了;吃手不卫生,把东西放嘴里不安全,吃奶嘴可能戒不掉,所以每次都要阻止;怕孩子噎着,很晚添辅食,一直吃流质食品或者煮得很烂的粥,基本上不用嚼!(现代孩子语迟现象越来越多,跟这样的带养模式不无关系);一岁前的按摩抚触?那是什么鬼?我们游过泳啊~~~婴幼儿时期的按摩抚触不足,在成人身上呈现的就是触觉通路不足导致的“坏脾气”,有的人在外面跟别人相处好好的,回到家一点小事就会跟家人、爱人大发雷霆,比如那些“杀亲族”。

1-2岁

有一天,婴儿学会了走路。

    “天哪!这太可怕了,居然我跟妈妈(粮食与温暖)是分离的!原来她跟我不是一体的!那就意味着:我不是她。我也不是床,不是沙发,甚至不是玩具熊。”

    有了这个重大的发现,孩子一边担忧,一边兴奋,常常时不时回头看看,妈妈是不是在自己离开时,仍然在那里等候。确认后展现出满满的自信和勇敢,开始了对神奇世界的探索,这是生命的本能。四肢因为大量的使用而变得很有力量,借着这样的力量,更大范围和更大“破坏力”(创造力)的探索开始了,每天上高下低,钻爬滚跳,不是磕了一个包,就是摔破一块皮,但是只要是醒着的时间,孩子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们或许做错的】这个时代的成人对孩子的探索本能,大多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态度:“这个太脏,不可以咬!”“地上太凉,不要爬,会感冒”“手机不能扔,会摔坏的!”“妈妈总说让你自己吃饭,看你吃成什么样子了,还是奶奶来喂吧!”“出门车太多,人也多,爷爷抱。”一开始,内在的生命力很强烈,驱使孩子坚持“我想要做......”,也根本听不明白成人所说的那些理由,但是看到家长那么神色慌张,心中不由得恐惧起来。自信心也开始减弱,对自己的内在需求产生了怀疑。加上成人的“利诱”,用电子类的声光电转移对探索的需求,一个小小的孩子,意志自然不坚定了。慢慢的,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刺激,孩子的神经细胞彼此没有太多连结,直到细胞自动死亡、淘汰,只留下稀疏网络。脑网络太稀疏,我们可以从成人身上看到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的多,行动的少,而且行动的效率还很低。久而久之,自信心变差,严重的会形成自卑心理。

2-3岁

“熊孩子来了”

 这个阶段的完美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相继出现,也是孩子被冠以“熊孩子”名头最鼎盛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志,内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探索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一直大到家的外面(社会敏感期),想要获得家人以外的互动体验。是的,准备要上幼儿园了。跟第一次爬行和走路一样,每次往外走的时候,总会经历一个“分离焦虑期”。再次确认,即便是这么远的距离,妈妈仍然会回到身边,且一直陪伴,并不会失去。

【我们或许做错的】“这么小就这么犟,长大了还得了?”“不能这样惯着他”“好好好,外婆全部都依你!”这些因为不了解这个时期特性的家长,要么简单粗暴地截断孩子的体验,要么就是要什么给什么。两个极端都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处。需要家长一一对应敏感期的特性,“这黏人的毛病要改啊”~家长却不知道,黏人背后的真相是:触觉敏感,莫名地紧张、害怕,消耗能量 。需要帮助改善触觉问题和生活环境才能解决的。触觉敏感的人长大后,会变得敏感多疑、不相信人、容易紧张焦虑、思维方式比较表浅(缺少逻辑)、喜欢负面假设、悲观,严重的可能会形成抑郁。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喜欢嘴里唠叨个不停,事实上是幼年时的触觉迟钝没有调整好。

4-6岁

幼儿园时期,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一种丰富而自由环境,选择一群懂得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者,比家长带孩子跑四五个兴趣班要有意义得多。一切以改变孩子为目标的套路都是与生命成长背道而驰的。真正的教育者会以家长学习为重点展开家庭教育课题,学习尊重生命规律的课程,学习做示范者、观察者、陪伴者、环境提供者。有了这样归纳后,选择就变得很简单,也很容易实现。对6岁以内的儿童而言,真正有营养的教育是不太需要花钱的。比如: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模仿,大自然的深度探索,社会性交往互动。

【我们或许做错的】父母本身就不懂感统,不了解生命成长规律,也判断不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听说“虎妈”成功了,马上去学虎妈,没几个月,又听说“狼爸”还不错,转身去用狼爸的方子。家长常常认为孩子有问题(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很想好),如果孩子是病人,不懂生命规律和针对性(区别对待)的家长就是庸医。今天用用这个,明天试试那个,没毛病的总有一天会试出毛病来。在感觉统合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前提下,孩子内在的潜能(独特的特性)还无法呈现,因为不懂孩子的特性而胡乱“培养”,可能兴趣还没培养出来,厌学的情绪就来了,还破坏了亲子关系,这是得不偿失的。这个阶段本应向内长的精力,被外围太多杂讯干扰,让身体与大脑无法良好的磨合,使得身不为心用,身心不和谐,灵性自然得不到滋养,人长大了,气质中就缺少了闪光的灵气。

孩子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独立的个体,他们因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但是并不是为了传承我们而来,他们有自己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成人指挥不了,更不能替代他们作决定。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早就作好“有意义地过好这一生”的一切必须的准备,成人只需要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提供适切的帮助,还有最重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