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的缘分
【原创作品,不得转载】
01
我加入简书已半月有余。期间颇有感想,下面聊聊我与简书是如何结缘的。
一个月前,老公见我每天下班回来,不是玩火山就是听小说,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就批评我:“你一天啥也不寻思,就玩手机。”
我纳闷,不服:“这一天上班就够累了,还有什么追求咋滴,要不辞职去创业?”
我的职业就是一名小学老师,班主任,孩子王。每天就是讲课 ,批改作业,带领学生完成学校各项活动。
成天婆婆妈妈的,够烦的了,下班谁不想放松一下?
现在学校新来了许多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浪浪把我们这些“前辈”拍在沙滩上。
不服不行,人家知识丰富,观念更新快,有创意,有干劲,我们追着撵着也赶不上啊!
凭借这些年积累的那点经验,工作还算正常进行着,要想冲在前面不太可能了。于是,业余时间就成了无所事事的空虚寂寞冷。
不过,细想,老公的话似乎也有道理。我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再这样耗费大好时光了。
02
半月前,我在荔枝微课里,发现一个教人写作的课程,零基础开始。嗯,感觉不错的样子,于是就购买了课程。
里面一个叫老白的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系统学习写作。唉,别看我念了十多年的书,上了二十几年的班,对于真正的创作,我还真是小白。
听了几节课之后,我又被拉进一个写作打卡群。就是一个月内至少写十五篇文章,发布在群里,让群里的人点评。
群里的老师,小班长,辅导员很负责,每天监督鼓励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说实在的,刚开始打卡,真是难为我了。不知道文章往哪里写,看见别人往微博上写,我也往微博上写。
问题是打卡需要发链接,我也不会呀!于是各种问。错了,删。再错,再删。一个文章至少要传四五遍,那时都想放弃了。幸亏,小班长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指导我,甚至发来动态图。
终于学会传文章了,感觉像那年完成本科毕业考试一样兴奋。
我与简书的缘分03
依旧每天写文章,依旧是打卡。有时也翻看别人的作品,鉴赏一番。遇到精彩的作品,也点个红心,写点评论什么的。
一天,我点开一位群友的文章,似乎她的文章跟别人的不太一样,她是在一个叫简书的平台上写的。
我试着点进去,很容易就注册了一个账号,成了简书上写作大军的一员。
初次在简书上写文章,感觉很舒服,比微博要好。微博里面感觉像菜市场,乱糟糟的,很多广告,嘈杂的声音太多,不能静下心来写东西。
简书不同,简书就是为我们这些真正想写作的人设定的平台。
没有那些繁琐的要求,点开红色的小加号,就可以写了。
想插图就插图,想删除就删除,弄丢了文字,还可以在回收站找回来。对于我这个70后写作小白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文章写好了就可以发布,会有人来阅读。
刚开始,写的太肤浅,字数也少,没有人来关注,更没有一个点赞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会将写过的文章,暂时放在私密文章里,等打磨好了再发布。
渐渐地,我的文章有人关注了,也有一些人给我点赞评论,我信心倍增。
04
有了信心,也就有了野心。
我将简书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里面有一些专题,可以往里面投稿。
于是,我选择了几个认为适合自己的专题,投了几篇稿子。
毫无意外,没有被采纳。
我有点不服气,认为编辑没眼光。后来,我把自己投稿的文章,发到朋友圈里,让他们挑毛病。
结果,不是题目和文章内容不符,就是写着,写着,逻辑思维出现了毛病。就连老公都说,我的文章有些地方,读得不顺口,需要改。
于是,我就跑去专题里,看那些热门的文章,看看人家哪些地方值得我学习。特别好的文章,自己还做了收藏。
经过几天的自省与学习,我写文章就不再心浮气躁了。每天安安静静地写,反反复复地改,有时也拿到群里,发个红包,让群友批评指正。
岁月静好,老天偏爱那些努力的人。
接连有几篇文章被《美人说》《想法》《故事》等专题发表,我得偿所愿了!
阅读量直线上升,点赞的,评论的人与日俱增。甚至有人关注我,让我为她的公众号投稿。
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经济收入,但是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是简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如小鸟入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简书,我要谢谢你。是你给了我自信,让我的晚年生活有了寄托。
对了,还要谢谢那些默默无闻藏于幕后的编辑们。
听说简书上都是人工审核稿件的,可想而知,每天有上万的作者把作品投到每个专题,编辑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最后说一句,简书,选择来你这,我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