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守性本善
性本恶还是性本善?
性本恶。
假如性本恶,凭人的能力,人可以顺着恶念而使世界血雨腥风。现实是,人类越来越摒弃战争追求和平,说明人之本性不是恶。如果认为性本恶,那人的善念善行又来自哪里呢?
可以解释啊,不是有豺狼养育小孩儿的事吗?也就是说人性本恶,如豺狼一般,但偶尔会做一点善事,只是无法否定豺狼嗜血的本质性。善恶是并存的,只是个比例问题,而且恶是核心。
所有人都这样,还是部分?
所有人啊!
那我追问一句,人类的发展是谁指明的方向,是谁确定了整体的趋势?
我只知道多数人的生活无非名与利。
那你是否看见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物质的和精神追求的?也就是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
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指引着人类。
是的,光明的方向一定是人内在的善,儒家称之为仁,即一切道德的总称。
那很多人不过是跟着走而已,他更多的还是想着自己的名利,这怎么解释?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多数人其实也知道善,也颂扬善,只是为自己的肉身和心理的不成熟所困,以攫取名利为立身之全部,根本处是弥补缺乏的安全感。
你这是说多数人(下愚不算)知道善,但能力(也许是心理)做不到?
是的,很少能主动的、律令性的以善为根本原则,其不成熟的心智(智力的和心理的)使之更倾向于满足肉身和心理的需要,而不是秉持人之本性。前面讨论到人和动物的行为,你是否考虑过,人跟动物其实是不能一起比的?
只是类比而已。
不是同类事物怎么能类比呢?
那你说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有哲学家说是理性,动物只是按照基因活着,即使老鹰叼起骨头摔碎在岩石上以便吃到骨髓,即使猩猩拿起大石块砸碎坚果的硬壳甚至松鼠经过人为的复杂通道吃到食物,也仅仅是浅层次的短线思考,构不成人类按照逻辑等进行的形象和抽象的思维,人的思维深度较之于动物,是本质性的差异。
有的哲学家则认为是道德。比如西方的康德,他说人有实践理性,而且是一种绝对律令,即人的内心有无条件执行的道德律令。中国哲学家比如孔子则指出人之为人乃是有仁心,一个人若做不仁的事情会不安(见孔子与弟子宰我的关于守孝的讨论)。孟子则论证人有恻隐之心,此心是仁之端。而动物是绝对没有这些的,你不能让老虎对小鹿心生怜悯而让自己饿着;鳄鱼也不会拯救一只溺水的角马。也就说只有人才有道德心,有好坏,动物只是本能的需要。
理性也好,道德也罢,都是人有别于动物的本性,而且道德之于人更是独有性,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否则,人就成了畜牲。
这是你坚持性本善的原因?
是的。人只有坚持性本善,才能主动的与世界的潮流相呼应,做弄潮儿,不再是一个被动者,这就会体验到人之为人的尊严感,自我把控的理智感,不会堕入盲目跟随者的队伍。即使没有大创造(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会感到安心与舒心。
科学不是说世界最终不是走向意义而是毁灭吗?
越是这样的结局越需要活着的意义,否则都死掉好了。之所以很多人只想逞一时之快或者所谓的人间极乐,认为这才不白活一生,其实是没有进一步体味到物质享乐的“见光死”,也就是一旦得到即为无感,叔本华说过,人生是痛苦的,要么是得不到的痛苦,要么是得到的痛苦。说得很精辟,说到了多数人的内心。人只有秉着内在的善,不但心安理得,而且会因着各自的仁心(仁是一种生命力量,亦可称之为爱;又因为人个体的独特性,个性就成了方向)而而创造,人与人之间因着美好而呼应,这才是人间应该有的状态。
每个人都怀着仁心,每个人都能依据自己的热爱而工作,那世界太美好了!
是的,只是要注意是,不能把性本善与成圣贤混在一起。由于孟子说过“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话,有些人就认为所有人都可以成就尧舜这样的大功业,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孟子的本意是说人人皆有仁心,像尧舜那样的仁心,而不是可以达到他们的成就。后世儒家兴起者王阳明追求成圣贤既与其天赋有关,也有普遍意义,即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人类的追求,或者说是纯粹意义上的人的追求。所有人若都能坚守自己的仁心(或道德律),须臾不可抛弃,那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整体的进步都会有本质的改变。